橡實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Xiànɡ Shí
【別名】芧栗、橡栗、(木求)、皂鬥、橡子、櫟子、抒斗子、櫟木子、柞子、麻櫪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鬥科植物麻櫟或遼東櫟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Quercus acutissima Carr.2.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
採收和儲藏: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 連殼鬥摘下, 曬乾後除去殼鬥, 再曬至足幹, 貯放通風乾燥處。
【性味】苦;澀;性微溫
【歸經】脾;大腸;腎經
【功能主治】收斂固脫;止血;解毒。 主泄瀉痢疾;便血;痔血;脫肛;小兒疝氣;瘡癰久潰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或入丸、散, 每次1.5-3g。 外用:適量, 炒焦研末調塗。
【注意】
痢疾初起,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
1.《本草經疏》:濕熱作痢者, 不宜用。
2.《本草匯》:火病人忌之。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下痢, 厚腸胃, 肥健人。
2.《日華子本草》:澀腸止瀉。
3.《本草經疏》:澀精。
4.《綱目拾遺》:治胎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