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氣功練習的五大要領
氣功的功法種類繁多。 但在鍛煉時不管哪一種功法, 都有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 即稱為練功要領。 掌握了練功要領, 才能提高練功品質, 少走彎路, 減少一些練功中的不良反應, 使練功能沿著正確軌道順利前進,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練功要領主要有以下幾項:
1、松靜自然
松與靜是在練功過程中始終都要貫徹的原則, 也是練功入門的基礎。
所謂松, 是指形與神、身與心的放鬆。 在練功的姿勢中, 不論靜功和動功, 都須有一定的肌肉群處於緊張支援狀態, 以維持固定的姿勢, 在保持姿勢要求的前提下, 全身各部肌肉要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
所謂靜, 是指在練功過程中,
練功過程中, 保持情緒的安寧
2、動靜結合
是動與靜的相互配合, 這有兩種含義。
應如何掌握動靜結合的鍛煉, 這要根據練功者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 年齡、性別、體質、病情、練功進度等都要考慮在內。
3、意氣相依
“意”是指在練功中意念的運用。 “氣”是指在練功中呼吸的運用和內氣運行的感覺。 意氣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 故在氣功鍛煉時,
練與養是練功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
4、練養相兼
練與養是練功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練”是指進行氣功的鍛煉。經過鍛煉後,會出現身體輕鬆舒適、呼吸柔和綿綿、意念集中和思想平靜的松靜舒適的狀態,即氣功中的“入靜”狀態。“養”是把這種“入靜”狀態有意識地保持下去,並使之不斷地深入發展,境界更加深化,時間更加延長。這樣不斷積累經驗,又練又養,練中有養,效果就更加提高。 “養”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功之後平時的養功以及練功期間的養生。練功到了一定階段,為了長期保持養功,可使意念輕微地存于丹田部位,似守非守,所謂“養氣存神”,“覆命歸根”,這樣就能使真氣不致耗散,日積月累,自然神旺氣足。
所謂“養生”是指練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時時刻刻注意養生之道。如《內經》中“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由於平時修身養性的加強,對練功養功當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5、火候適度
所謂火候適度是指在氣功鍛煉時,對調身、調息、調心要掌握好適當的強度。如火候不到,難以收效;如火候太過,物極必反,會起相反的作用,甚至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在意念的掌握上,要做到“若有若無”,所謂“有意似無意,無意又有意”。如果意念過強就是火候太過,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呼吸的掌握方面,也有必要以適當的強度進行鍛煉,才能達到深長細勻的呼吸狀態,內氣才能產生和運行。如果呼吸時完全任其自然,與常人一樣地“自然呼吸”就是火候不及。如有意加強呼吸,勉強用力,就是火候太過。二者都不能達到目的。在姿勢的掌握方面,既要全身放鬆,舒適自然,又要有最低限度的支撐力以保持身體的穩定平衡,才能進行練功。如果全身肌肉完全鬆弛,趨於鬆懈無力,即是火候不及;如有意挺胸收腹,四肢用力,使用僵硬,就是火候太過。都影響練功效果。
4、練養相兼
練與養是練功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練”是指進行氣功的鍛煉。經過鍛煉後,會出現身體輕鬆舒適、呼吸柔和綿綿、意念集中和思想平靜的松靜舒適的狀態,即氣功中的“入靜”狀態。“養”是把這種“入靜”狀態有意識地保持下去,並使之不斷地深入發展,境界更加深化,時間更加延長。這樣不斷積累經驗,又練又養,練中有養,效果就更加提高。 “養”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練功之後平時的養功以及練功期間的養生。練功到了一定階段,為了長期保持養功,可使意念輕微地存于丹田部位,似守非守,所謂“養氣存神”,“覆命歸根”,這樣就能使真氣不致耗散,日積月累,自然神旺氣足。
所謂“養生”是指練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時時刻刻注意養生之道。如《內經》中“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由於平時修身養性的加強,對練功養功當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5、火候適度
所謂火候適度是指在氣功鍛煉時,對調身、調息、調心要掌握好適當的強度。如火候不到,難以收效;如火候太過,物極必反,會起相反的作用,甚至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在意念的掌握上,要做到“若有若無”,所謂“有意似無意,無意又有意”。如果意念過強就是火候太過,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呼吸的掌握方面,也有必要以適當的強度進行鍛煉,才能達到深長細勻的呼吸狀態,內氣才能產生和運行。如果呼吸時完全任其自然,與常人一樣地“自然呼吸”就是火候不及。如有意加強呼吸,勉強用力,就是火候太過。二者都不能達到目的。在姿勢的掌握方面,既要全身放鬆,舒適自然,又要有最低限度的支撐力以保持身體的穩定平衡,才能進行練功。如果全身肌肉完全鬆弛,趨於鬆懈無力,即是火候不及;如有意挺胸收腹,四肢用力,使用僵硬,就是火候太過。都影響練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