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撥雲退翳丸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是很常見的, 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別的, 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 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瞭解,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撥雲退翳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 密蒙花80g 蒺藜(鹽炒)60g 菊花20g 木賊80g 蛇蛻12g 蟬蛻20g 荊芥穗40g 蔓荊子80g 薄荷20g 當歸60g 川芎60g 黃連20g 地骨皮40g 花椒28g 楮實子20g 天花粉24g 甘草12g

【性狀】 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氣芳香, 味苦。

【炮製】 上十七味, 粉碎成細粉, 過篩, 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140~160g製成大蜜丸, 即得。

【功能主治】 散風明目, 消障退翳。 用於目翳外障, 視物不清, 隱痛流淚。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丸, 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規格】 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摘錄】 《中國藥典》

【處方】 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荊子60克 蟬蛻30克 蛇蛻(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葉15克 木賊草(去節)60克 荊芥穗30克 黃連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當歸 白蒺藜(去刺, 炒)各45克

【制法】 上藥共研細末, 煉蜜為丸, 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 主陽蹻受邪, 內眥即生赤脈縷縷, 根生瘀肉, 瘀肉生黃赤脂, 脂橫侵黑睛, 漸蝕神水, 銳眥亦然, 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食後、臨睡時細嚼, 茶清下。

【摘錄】 《原機啟微》卷下

【處方】 楮實半錢, 薄荷半錢, 川芎1兩半, 當歸1錢半, 黃連5錢, 甘菊花5錢, 蟬蛻5錢, 栝樓根(生用)6錢, 蔓荊子(炒)1兩, 密蒙花3錢, 荊芥穗3錢, 蛇蛻(曬乾)3錢, 甘草3錢, 香白芷3錢, 木賊草3錢, 防風3錢。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一切眼目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1日2次。 治眼引子於後:氣障眼, 煎木香湯送下;服常昏暗, 條清湯送下;眼睛青盲, 當歸湯送下;婦人血暈眼, 亦當歸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八十一

【處方】 當歸(酒洗)1兩半, 川芎1兩半, 枳實半兩, 川楝半兩, 蟬退半兩, 甘菊花半兩, 薄荷半兩, 瓜蔞根6錢, 蛇退3錢, 密蒙花3錢, 荊芥穗3錢, 地骨皮3錢, 白蒺藜(炒)1兩, 羌活1兩, 木賊1兩5錢(去節, 童便浸1宿, 焙乾), 蔓荊子5錢, 炙甘草5錢, 川椒7錢半(炒, 去目)。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每1兩分作10丸。

【功能主治】 內外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食後米泔湯調下, 1日2-3次。 婦人當歸湯送下, 有氣, 木香湯送下。

【摘錄】 《濟陽綱目》卷一○一

【處方】 川芎1兩半, 當歸1兩半, 白藥子1兩半, 楮實1兩半, 槁本1兩半, 羌活1兩半,

白蒺藜1兩, 蛇皮3錢, 甘菊花7錢半, 荊芥7錢半, 川椒7錢半, 密蒙花3兩, 蟬殼3兩, 黃連3兩, 地骨皮半兩, 薄荷半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每兩分作10丸。

【功能主治】 雲翳青盲眼疾。

【用法用量】 食後氣障, 木香湯送下;睛暗青盲, 當歸湯送下;有翳, 清米泔送下;眼昏, 好酒送下;或甘草湯送下;婦人血暈, 當歸薄荷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八十三

【處方】 甘菊、川椒、木賊、白蒺藜、密蒙花、蛇蛻、蟬蛻、川芎、蔓荊子、荊芥穗、石燕子(煆)、黃連、薄荷、瓜蔞根、枳實、羌活、當歸、地骨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消翳膜。 主翳膜。 由於肝經風熱引起的火眼外障, 目赤腫痛, 視物不清, 畏光羞明。

【用法用量】 《玉機微義》本方用法:翳者, 米泔水送下;睛暗, 當歸湯送下;內障,

木香湯送下。

【注意】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之物。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足太陽、厥陰藥也。 羌活、荊芥、蔓荊、薄荷, 以升陽散風;當歸、川芎以和血養肝;黃連、地骨皮、花粉清火熱;枳實破滯氣;川椒溫下焦;木賊、蛇蛻、蟬蛻以退翳;密蒙、蒺藜、甘菊, 目家專藥, 以潤肝補腎, 瀉火清金, 炙甘草補中, 以和諸藥也。

【摘錄】 《東醫寶鑒·外形篇》卷一引《醫林方》

沒有想到吧, 撥雲退翳丸也是讓人很驚訝, 中醫果然博大精深, 希望我們可以繼續把我們的傳統醫學發揚光大, 繼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