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習慣反著做身體更健康
累了休息, 渴了喝水, 有病求醫, 這是人們多年來形成的習慣。 若人們固守這一生活模式, 其結果往往是“亡羊補牢”。 雖說不晚, 但畢竟已給身體帶來了危害。 近年來, 醫學界有人宣導一種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相反的逆行養生法, 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飲水、無便也入廁、無病也求醫。 實踐證明, 這也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養生方法。
不渴也喝水
水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 水在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醫學研究表明, 飲水不足, 影響新陳代謝, 影響血液迴圈, 使器官的功能降低, 毒性物質增多,
不累也休息
人對勞累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 當勞累超過極限, 健康就要受到損害。 不累也休息, 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 比起累了再休息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當人感到勞累時, 體內的代謝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積累較多, 短暫的休息不能完全清除這些廢物, 日積月累, 便可能積勞成疾。
相反, 當人尚未感到勞累時就主動休息, 體內積存的廢物較少, 很容易將廢物排出體外, 使體力得到恢復,
無病也求醫
主動檢查身體, 是近年來人們養生保健出現的一種新時尚, 這是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的標誌。 注意隨時觀察自身的健康狀況, 堅持“預防勝下治療”“病向淺中醫”的原則, 有病就醫, 無病就防, 這對健康長壽是十分必要的。
無便也入廁
“欲得長生, 腸中常清;欲得不死, 腸中無屎”。 要做到“腸中常清”, 除了飲食調節、預防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外, 還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中老年人由於器官老化、功能下降、腹壓降低, 一般都患有便秘疾病。 應堅持定期排便,
無喜也快樂
快樂的心情可以對機體產生良性刺激, 使脈搏、血壓、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陳代謝均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近來研究發現了一條很有意義的規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會啟動人體的適應能力, 遏制疾病的發展。 喜事不會天天有, 但快樂卻可日日尋。 平時要保持快樂的心情, 可多談歡樂的喜事, 多接觸幽默的人, 多看相聲、喜劇小品, 多讀幽默的書, 就能笑口常開, 笑容滿面。
無痰也咳嗽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 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狀。
咳嗽的作用有三:一是清除氣管中的痰液。
有些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其心血管調節和順應性較差, 在長時間臥床和由蹲位到站立時, 由於血壓調節不到位而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容易誘發腦缺血, 進而發生暈厥。 如在體位變化之前用力咳嗽幾聲, 就能擠壓肺循環, 使血液流入心臟, 並通過“震撼”心臟加快其收縮, 增高血壓, 改善大腦供血, 可有效預防暈厥。 在心臟停跳的瞬間咳嗽, 也是給瀕死的心臟一次“除顫”復蘇的機會, 這種自救措施是任何現代心臟救治措施都難以取代的。
養生保健, 雖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與青睞。 但是專家提醒大家, 日常養生保健並不能想當然, 要掌握一定的養生方法才能達到養生防病、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地, 否則會對你的健康帶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