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美白皮膚 小心汞中毒!

文章導讀

都說一白遮三醜, 所以很多愛美的mm都在不斷尋求美白的方法, 面膜、美白霜、洗面、鐳射......美白的方式方法太多了;而近年來, 也正是因為美容、美白, 導致了很多愛美人士走進了醫院;美容產品本該起到美容養顏作用, 怎麼會讓人進醫院呢?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近日, 媒體報導一女士因使用汞含量嚴重超標的美白祛斑的化妝品, 導致汞中毒, 甚至患上腎病綜合征。 經檢測, 化妝品中汞含量竟然超標6萬倍。 “經粗略估計, 病房收治的汞中毒患者當中, 化妝品導致的比例能占到八成以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郝鳳桐對記者說。

美白產品

致汞中毒週期縮短

“很多化妝品汞中毒患者, 使用增白祛斑產品的時間不是以往經常看到的數月至數年的累積, 而是只有短短的1個月。 但是其臨床症狀和體內汞含量,

卻大大超出以往長期使用患者的平均水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指出:究其原因, 大致有兩點:一是患者使用的增白祛斑產品汞超標情況嚴重, 中毒與其劑量有效應關係;臨床醫生以患者中毒表現來反推產品汞超標情況, 往往會得到相關檢測結果的證實。 二是增白祛斑產品系列化程度越來越高, 現今收治的患者, 已經不僅僅像以往的病例, 抽空塗些增白祛斑霜, 她們使用的是“套餐”, 據稱依據一天的不同時段, 需要分別使用日霜、面膜和晚霜等等。

“作為一名醫生, 看到使用增白祛斑美容化妝品導致汞中毒的病例屢有發生。 我不敢斷言增白祛斑美容就等於即將發生汞中毒,

畢竟不瞭解美容行業的整體情況。 但是多年的觀察以及國內媒體的報導, 證實在各種美容化妝品應用中, 使用增白祛斑產品導致汞中毒發生的概率很高。 在門診, 遇到因為使用美容化妝品來就診的患者, 首先詢問是否使用增白祛斑產品, 這幾乎成為我的‘開場白’。 ”郝鳳桐說。

化妝品汞中毒有顯著性別特徵

“化妝品汞中毒帶有顯著的性別特徵。 在我執業的30多年時間裡, 只在去年碰到一例男性化妝品汞中毒患者, 目前僅此一例!”郝鳳桐說。 汞, 也就是水銀。 長期接觸它, 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而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出現得晚, 消失得也晚。 患者如果對自己的病情不瞭解, 時間一長,

治療難度就會增加, 手顫和失眠等症狀甚至可能伴隨患者一生。 ”郝鳳桐介紹說, 化妝品汞中毒患者通常有以下特點:接受定期美白服務在3至6個月左右;臨床症狀不明顯, 輕者僅有乏力、多夢等症狀, 隨病情發展逐漸出現頭暈、失眠、多夢、脾氣暴躁等症狀;缺乏汞中毒意識, 等出現了全身疼痛症狀時才去檢查, 但這時已經中毒很深了。

“由於汞的特殊理化性質, 汞在人體內分佈廣泛, 可以輕易穿透人體內的各種組織屏障。 因此, 女性汞中毒, 在特定的生理時期, 損害的可能不僅僅是自身, 在圍產期, 極易傷害到子代。 ”郝鳳桐指出, 汞中毒對準備懷孕及孕期、哺乳期的婦女危害更大, 母體內如果汞的含量高, 孩子也會中毒, 神經系統發育會滯後。

“因此, 這類婦女一定不要做增白美容了。 ”

此外, 郝鳳桐介紹, 辨別化妝品是否含汞, 只能通過專業的試驗, 普通消費者無法自己辨別, 只能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美白祛斑產品。

美白產品只是把你的膚色回歸本色

人的皮膚為什麼會有黑有白呢?原來在人的皮膚表皮層的生髮層裡有一定數量的黑色細胞, 它能合成製造出決定世界上不同種膚色的“黑色素”。 皮膚受紫外線照射後, 皮膚表皮底層中的色素細胞便合成黑色素, 並儲存在色素顆粒中。 色素顆粒在色素細胞內移動, 並被輸送給皮膚的細胞, 皮膚便會轉黑。

很多女性相信, 用了美白產品, 黑皮膚也能變成白皮膚。 專家解釋, 白與黑不是皮膚靚麗與否的判斷標準,

關鍵在於皮膚要健康、色澤均勻、有光澤。 很多美容產品提出的“美白”, 並不是無限制地增白, 只是把你的膚色回歸原本。 美白護理的適宜人群, 是很長時間疏於保養, 角質層很厚、皮膚缺氧而面色發黃的人, 例如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內的辦公室女性。 通過清理、補氧、補充營養等, 把皮膚調理成原來的均勻顏色, 使它健康、光亮。 這只是一種“調理”, 而非“增白”。

一些相信增白的女性, 喜歡頻繁做美白護理、換膚等, 這些操作都會削薄角質層。 而角質層是皮膚最外層的一道防線, 變薄後會導致皮膚狀況更糟糕, 變得敏感、容易長斑, 風吹後易起紅疹, 日曬後易被灼傷。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 25歲以後肌膚會逐漸失去“可逆性”。 25歲之前因適應性色素沉澱而產生的變黑及斑點,一般都具有“可逆性”,還可以慢慢變白。而一旦過了25歲,這些斑點就失去了“可逆性”。

25歲之前因適應性色素沉澱而產生的變黑及斑點,一般都具有“可逆性”,還可以慢慢變白。而一旦過了25歲,這些斑點就失去了“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