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棉花子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百草鏡》

【拼音名】Mián Huā Zǐ

【英文名】Cottonseed

【別名】木棉子、棉花核。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陸地棉G.hirsutum L., 海島棉G.barbadense L.和棉G.arboreum L.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ossypium herbaceum L.2.Gossypium hirsutum L.3.Gossypium barbadense L.4.Gossypium arboreum L.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棉花時, 收集種子, 曬乾。

【性味】辛;性熱;有毒

【歸經】腎;脾;女子胞經

【功能主治】溫腎;通乳;活血止血。 主陽痿;腰膝冷痛;白帶;貴尿;胃痛;乳汁不通;崩漏;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煎水熏洗。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1.治盜汗不止: 棉子仁三、四錢, 每日煎湯一碗, 空心服三、四日。 (《綱目拾遺》)2.治乳汁缺少: 棉花子三錢, 打碎, 加黃酒二匙, 水適量, 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3.治胃寒作痛: 新棉花子炒黃黑色, 研末, 每天服一至二次, 每次二錢, 用淡姜湯或溫開水調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