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取暖的方法有多種 但這些方法還是使不得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 露著腰!他在北方的寒夜裡, 裹著貂!而我, 不露腰, 不裹貂!取暖全靠一身膘!
冬天取暖的方法有多種。 無論如何禦寒,
喝酒能禦寒?
酒後會更冷。 喝酒暖身有一定道理, 但一定不能過量。 喝酒後, 人的身體的確會覺得暖暖的。 這是因為人在喝酒後, 會使得心跳加快, 血流迴圈加速, 肌體的代謝加快, 外周小動脈迅速擴張, 從而加速了熱量的散發, 將體內的熱量快速運送到皮膚表面。 人就會有一種全身熱乎乎的感覺, 但這種溫暖是暫時的。 因為喝酒時產生的溫暖感覺並非是酒產生了熱量。 相反, 體內的熱量被快速帶到身體表面後, 會更快地通過皮膚表面散發出去, 其實是消耗了體內更多的熱量。 當體內熱量產生速度不及散失的速度後, 人就會感覺冷起來。 若酗酒, 不僅起不到禦寒的作用, 反而會出現酒後更冷的現象。
建議:少量飲酒可以, 切記貪杯, 喝完酒不要吹風。
吃火鍋保暖?
因人而異。 吃火鍋之所以會覺得暖和, 主要是因為火鍋裡含有大量辣椒。 而辣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 能促進血液迴圈, 可去除身上的寒氣, 起到一定禦寒的效果, 但辛辣食物對胃腸傷害很大。
暖寶寶取暖?
小心低溫燙傷。 暖寶寶不能長時間貼著, 小心低溫燙傷。 眼下許多取暖貼由於含有鐵粉、活性炭、吸水性樹脂等原料, 在揭開包裝遇到空氣後就開始發熱, 能保持51℃~60℃約12小時。 因此天冷時, 很多人喜歡把取暖貼貼在腹部、頸部、腿部, 甚至有的人還喜歡貼在貼身的衣服中, 殊不知這樣做會有低溫燙傷的危險。 而低溫燙傷的危險是皮膚會出現過敏、瘙癢、紅腫、水泡、脫皮的現象。 如處理不及時, 還可能發生潰爛。
建議:取暖貼不可長時間貼在身上,
電熱毯取暖?
小心皮膚乾。 通宵開電熱毯睡覺, 這種取暖方式不可取。 因為長時間開著電熱毯加溫, 會使皮膚水分的蒸發增加, 導致皮膚更加乾燥, 容易發生瘙癢甚至過敏等皮膚問題。 而且通宵使用電熱毯, 也有低溫燙傷的危險。 “特別是血液迴圈不好、感覺遲鈍的老年人, 身體直接接觸電熱毯的部位出現皮膚問題的危險更大。 ”
建議:若一定要用電熱毯, 記住不要開通宵, 可在睡前加熱使被窩暖和後, 就關掉電源;過敏體質者最好在電熱毯上墊一層純棉被褥, 儘量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使用電熱毯保暖, 應注意多補充水分,
戴口罩可擋寒氣?
可能使免疫力降低。 事實上, 口罩的取暖效果不僅不好, 還可以使人體的免疫力降低。 這是因為, 人的鼻粘膜內有著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路, 血液迴圈非常活躍,
蒙頭睡比較暖?
小心缺氧。 有些人吸管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暫時可能暖和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來越多,所以蒙頭大睡以後,你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
保暖小妙招幫你禦寒
1、暖氣溫度別太高。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20℃。
2、少攝入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易自然收縮,導致身體熱量損耗,讓人感覺更冷。薑茶等脫咖啡因熱飲保暖效果更好,更適合冬天。
3、手別放進口袋裡。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裡,可以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生熱,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建議早餐喝杯豆奶,同時可適當吃些堅果和優酪乳。
5、帽子要蓋上耳朵。頭部散熱占身體散熱的30%。最好選擇可覆蓋耳朵的帽子,因為耳朵雖薄,但表面積大,更易散熱。
6、起床前活動腳趾。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身體的哪些部位需要保暖
1、頭暖
我經常聽到老一輩說:頭是最凍不得的地方。為什麼呢?“頭是諸陽之會”。其實,的確如此,我們人體經脈打多是彙聚於頭部,如果我們的頭部得不到保護,那真的就是就像我們的熱水瓶沒有蓋子,這時我們體內的陽氣最容易散掉。
因此冬天出門,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氣溫偏低,選帽子要慎重,應以保暖為主,如毛線編織帽、針織帽、棉帽或絨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耳朵和頭部。
2、頸暖
頸部上承頭顱,下接軀幹,稱得上人體的要塞。頸部受涼,可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誘發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
所以,我們在冬天出門時一定要備條溫暖的圍巾,用來抵禦風寒入侵、還可以預防感冒等作用。在這裡友情提醒大家,在我們身邊會發現我們很多人戴圍巾時,總是習慣把我們的脖子、嘴巴一起捂著,其實,這種做法對健康不利。因為圍巾纖維易脫落,又容易吸附灰塵、病菌,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引發疾病。
3、腳暖
我們都知道雙腳保暖很重要,雙腳雖然支撐著人體這個“大廈”,但它遠離心臟,血液迴圈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發冷。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襪的溫暖、乾燥;每坐2~3個小時之後,可以起身走動10分鐘,以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另外,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後,用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左右,也可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4、膝暖
老人們特別注重保暖膝部,其實這是有道理的。膝關節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保護和調節功能下降,寒氣侵入時很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
所以,我們對於女性朋友要注意啦,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褲等,騎車、外出鍛煉時可戴上護膝,並注意運動不可過量。
5、鼻暖
“鼻為肺之竅”,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就要守好這道“門”。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鼻的耐寒能力。
相關推薦:
天寒地凍!冬季保暖做不好 腿是會變粗的喲!
不做“凍美人” 立冬過後如何防寒保暖?
冬季吃什麼防寒保暖 3大高蛋白食材等你來吃
保暖小妙招幫你禦寒
1、暖氣溫度別太高。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20℃。
2、少攝入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易自然收縮,導致身體熱量損耗,讓人感覺更冷。薑茶等脫咖啡因熱飲保暖效果更好,更適合冬天。
3、手別放進口袋裡。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裡,可以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生熱,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建議早餐喝杯豆奶,同時可適當吃些堅果和優酪乳。
5、帽子要蓋上耳朵。頭部散熱占身體散熱的30%。最好選擇可覆蓋耳朵的帽子,因為耳朵雖薄,但表面積大,更易散熱。
6、起床前活動腳趾。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身體的哪些部位需要保暖
1、頭暖
我經常聽到老一輩說:頭是最凍不得的地方。為什麼呢?“頭是諸陽之會”。其實,的確如此,我們人體經脈打多是彙聚於頭部,如果我們的頭部得不到保護,那真的就是就像我們的熱水瓶沒有蓋子,這時我們體內的陽氣最容易散掉。
因此冬天出門,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氣溫偏低,選帽子要慎重,應以保暖為主,如毛線編織帽、針織帽、棉帽或絨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耳朵和頭部。
2、頸暖
頸部上承頭顱,下接軀幹,稱得上人體的要塞。頸部受涼,可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誘發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
所以,我們在冬天出門時一定要備條溫暖的圍巾,用來抵禦風寒入侵、還可以預防感冒等作用。在這裡友情提醒大家,在我們身邊會發現我們很多人戴圍巾時,總是習慣把我們的脖子、嘴巴一起捂著,其實,這種做法對健康不利。因為圍巾纖維易脫落,又容易吸附灰塵、病菌,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引發疾病。
3、腳暖
我們都知道雙腳保暖很重要,雙腳雖然支撐著人體這個“大廈”,但它遠離心臟,血液迴圈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發冷。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襪的溫暖、乾燥;每坐2~3個小時之後,可以起身走動10分鐘,以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另外,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後,用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左右,也可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4、膝暖
老人們特別注重保暖膝部,其實這是有道理的。膝關節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保護和調節功能下降,寒氣侵入時很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
所以,我們對於女性朋友要注意啦,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褲等,騎車、外出鍛煉時可戴上護膝,並注意運動不可過量。
5、鼻暖
“鼻為肺之竅”,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就要守好這道“門”。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鼻的耐寒能力。
相關推薦:
天寒地凍!冬季保暖做不好 腿是會變粗的喲!
不做“凍美人” 立冬過後如何防寒保暖?
冬季吃什麼防寒保暖 3大高蛋白食材等你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