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媽幫 | 關於“熊孩子”,我想說...
近幾日, 一則有關“熊孩子”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家也都紛紛講述自己遭遇“熊孩子”血淚史。 令人聞風喪膽, 唯恐避之不及的“熊孩子”, 貌似還呈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對此, 我們能給父母以及遭遇過“熊孩子”的親友們什麼建議呢?
我們特別請來了心裡專家李子勳老師, 跟大家聊聊“熊孩子”。
李子勳
中國心裡諮詢師註冊系統督導師、精神科醫生
假如我遇到“熊孩子”
如果遇到一個“熊孩子”, 我會關注孩子與父母的互動行為, 看看年輕的父母是如何處理孩子的淘氣搗蛋給他們帶來的煩惱。
現在的孩子衣食豐足, 心理發展趨向一種自戀方式, 渴望被尊重。 他們獨立, 喜歡自我決定,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喜歡競爭, 不太關注他人。
父母不能誇大他的能力(不當讚揚), 也不能貶低他的作為(過多批評), 更不能替代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需要做的是協助孩子在不同的挫敗中找到自己的能力邊界, 並發展自己, 這樣才能讓孩子從“誇大自我”轉化為成熟的人格。
有人說“熊孩子”現象折射了一個問題——因為西方“散養”思想滲入, 很多父母不知其精髓, 以為散養就是不管束, 導致孩子毫無規矩。 此言差矣!
首先, 西方對孩子小時候的行為教育非常嚴格, 市面上有不少介紹猶太教育、法式教育、美式教育的書可見一斑。
其次, “散養”這個詞其實是國人自造的。 我們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大多是形而上的, 有些翻譯也是照貓畫虎, 讓原意變了味道, 比如“成功學”、“情商”、“正能量”等。
而“散養”也是用東方思維去解讀西方文化的一個表像, 解讀出來的魂魄還是東方的。 我曾在央視《心理訪談》與一位把“散養”理念帶入中國的“教育專家”對談, 發現他都未在國外生活過就妄論國外教育, 這是在誤導年輕父母。
要知道, 西方有嚴格的監護人法律, 沒有哪個父母敢“散養”孩子, 敢對其教育不負責任。
教育方式不再普遍統一
談到年輕父母的教育問題, 已不能一概而論。
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父母多半是獨生子女, 從小受父母關注太多。 有了孩子後, 也許由於心理補償作用,
也許是生存與發展受到過大壓力, 沒有太多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 讓上一輩人替代過多;
還有可能是社會正處在轉型期, 網路發展過快, 養育孩子的資訊繁雜混亂, 難以適從。
總的來看, 如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的確不如過去那麼普遍統一。
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東西方的教育方式之所以不同, 是因為它的文化根基迥異。 現代西方教育基於古希臘理性文化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由思想, 融入了日爾曼文化中的秩序、基督教文化的博愛, 這些構成了西方教育“人為中心”的基本格調。
而中國教育基於儒釋道的文化傳統, 講究禮教、規矩。 這種文化根基的不同, 再加上資訊爆炸的窘境,
在這裡可以澄清一點關於西方教育理念的誤讀。 事實上, 西方父母鼓勵孩子自由抉擇, 但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You can do, You can’t do)卻是異常清楚的。 西方教育孩子大致有三個原則:
1、你的行為不能影響他人。
2、你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自己的事自己做好。
在三個原則制約下, 孩子們通過選擇、適應、擔當, 慢慢形成自己的言行規範, 這也是西方社會“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的倫理基礎。
標籤會製造更多“熊孩子”
最後我想回到“熊孩子”這個詞本身。 這無疑是近些年的又一個流行詞, 是人為構建的。 而任何“新構詞”都會建構一種社會認知, 比如“二奶”、“富二代”, 看似在揭示社會現象, 其實也是推波助瀾。 它們類似一種標籤,
我小時候也算一個十足的“熊孩子”, 經常闖禍, 損壞賠償別人的東西無數。 母親也常去學校面對老師的責難, 紅領巾還被取消過兩次, 需要重新申請入隊。
記得父母教育我就只有兩條:一是自己需要承擔責任, 犯了錯就扣發零花錢;二是必須向對方賠禮道歉。 當然母親會有體罰, 家裡常備有體罰的蘭竹片子。 小學五年級時文革開始, 學業荒廢, 接著又上山下鄉, 反倒讓我在自行其是與自我約束之間找到了安生立命的方式。
記得16歲以後學乖了, 再也不淘氣, 發奮自學, 不願再讓父母為我擔心。 所以說, 小時候淘不意味著長大後就是問題, 往往越難教育的“熊孩子”教育得當後,
我的態度比較樂觀:任何混亂都是光明的前奏, 等到90後出生的人成為父母, 子女教育會趨於穩定統一, 社會保障與福利的發展也會大大減輕父母養育孩子的壓力。 而即便是現在, 只要父母秉持一顆愛心, 給予孩子一個空間, 讓孩子學會擔當, 天下的孩子都能得到美好的發展。
阿噗有話說, 加我微信:uphealth
說說你遇到過最“熊”的孩子
本文來自公眾號“星媽幫”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星媽幫, 和明星媽媽共同成長↓↓
點擊圖片, 跟時尚健康一起重活109次☟
點閱讀原文, 購精彩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