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 “調教”分類型
脾胃在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 脾胃不和不僅容易引發各種腸胃不適, 長期以往更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損害人體健康。 治療脾胃不和首先要分清類型, 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脾胃與人體消化吸收密切相關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 脾乃人體“氣血生發之源”,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要依靠脾臟生發之“氣血”, 脾的健康狀況與人體免疫力息息相關。
人體所攝入的食物不僅幫助我們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 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及吸收的情況也在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脾胃共同主持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醫學認為, 雖然兩者均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 但其實這兩個器官所起到的作用存在明顯差別。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胃主受納, 而脾主運化;胃氣主降, 能夠使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 脾氣則主升, 使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此外, 胃喜潤惡燥, 脾喜燥惡濕。 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之間相輔相成, 對立統一。
不難看出, 在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 脾胃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兩者運行平穩, 則人體能夠順利完成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環節,
食欲減退、慢性胃腸炎等均與脾胃不和相關
脾胃之間的對立統一一旦失調, 不僅會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 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脾胃不和。 《明醫指掌》曾記載, “脾不和, 則食不化;胃不和, 則不思食。 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 或吐, 或瀉, 或脹滿, 或吞酸, 或噯氣, 或惡心。 ”這也基本概括了脾胃不和的基本癥狀。
臨床中, 脾胃不和的癥狀十分多樣, 包括食欲減退、食后腹脹及胃脘痛、嘔吐等, 除此之外, 西醫中常見的慢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肝炎等疾病, 都與脾胃不和有關。
從臨床表現來看, 脾胃不和的癥狀比較多樣, 由于脾胃受納、運化的功能失常,
科學飲食可防脾胃不和
之所以出現脾胃不和, 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不科學的飲食結構及習慣是重要原因, 因此, 要預防脾胃不和, 應養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 注重飲食結構、適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等, 盡量增加食物種類, 避免單調飲食, 同時盡量避免大量攝入生冷食物。
其次, 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預防脾胃不和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 不少疾病的產生都與人們憂思過度有關, 因此, 應盡量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態度樂觀, 避免精神刺激及心情的大起大落。
另外,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
健康提醒
用藥應區分脾胃虛弱、虛寒、濕熱
如果出現了前面提到的脾胃不和的癥狀, 可以選擇一些藥物進行治療。 對癥下藥是用藥的基本原則, 因此, 消費者平時在自行購買一些非處方藥時, 也要首先學會區分疾病的具體癥狀, 做到對癥下藥。
脾胃虛弱與脾胃不和有相似癥狀, 但需要提醒的一點是, 脾胃虛弱本身也有不同類型之分, 從中醫角度來看, 脾胃虛弱又有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及胃陰虛之別, 病人不同,
腹脹、脘腹痛等癥狀則與脾胃虛寒有關, 往往是由于飲食不規律、過多食用生冷食物及勞累過度等引起的。 與前面兩種癥狀不同, 胃脘疼痛、饑而不欲食等癥狀則與脾胃濕熱有關。 因此, 不少疾病的臨床癥狀類似, 往往只存在細微差別, 消費者在選擇藥物時應注意癥狀之間的細微差別, 做到對癥下藥。
食療
可適量飲用綠豆粥、豬肝湯等
對于疾病, 如果癥狀并不十分嚴重, 尤其是在疾病早期, 通過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及注重規律、科學飲食等, 往往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出現脾胃不和癥狀時,
綠豆粥可以和脾胃, 祛內熱, 對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及消化功能差等均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每天早晚將其作為正餐食用。 對于腸胃不和引起的噯氣泛酸、不欲飲食、眩暈等病癥, 可以選用豬肝湯, 同時加入適量芫荽, 可以起到開胃醒脾、和中理氣的功效, 促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