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追溯紅星二鍋頭的保健淵源

古人常說“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古今中外, 鬱悶、情緒不佳的人, 都喜歡叫上一幫朋友喝酒, 強心提神, 消愁解悶。 像二鍋頭的發源地——今前門商業區糧食店街的“源升號”博物館, 當年創制時酒香四溢, “文官聞香落轎, 武官知味下馬”, 以至於清朝康熙帝親筆禦書“源升號”予三兄弟製成牌匾光耀門楣, 更在千叟宴上請在座老人共品“源升號”二鍋頭(即今紅星二鍋頭酒的前身), 成為一時佳話。

康熙盛世催生京城酒坊

北京原本不產酒, 有人考證說北京白酒起源於元代, 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

而且酒業一直很低調, 沒有出過“ 聞名全國”的好酒。 沒有想到的是, 後來康熙皇帝整出了半個“盛世”, 繁華的京城諾多的北京人翹首等著喝酒, 京城酒坊也如雨後春筍, “灶火如屋, 突煙騰上, 數裡外皆見之”。

清康熙十九年, 京城前門外有一“ 源升號”酒坊, 釀酒技師趙存仁、趙存禮、趙存義三兄弟, 為提高燒酒品質, 改革工藝, 按質截取酒液, 看花摘酒, 舍頭舍尾, 只取中間最精華的一段酒, 創造了後世流傳的北京二鍋頭釀造工藝。 在北方, 上至帝王將相, 下至平民百姓, 二鍋頭是最香醇。 趙氏三兄弟也因此成為二鍋頭酒的“一代宗師”。

少量飲酒肝氣通達心情舒暢

“除風下氣”指的是酒有鼓動陽氣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六腑氣機, 消除積滯,

從而促進消化, 通暢肌體。

現代研究也證實這點, 健康因數功能菌在紅星二鍋頭酒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課題, 通過系統分析結果表明, 白酒中含有的四甲基吡嗪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降甘油三酯等多種功效, 對人體的各器官、系統進行全方位雙向調理, 恢復穩態平衡, 調節人體免疫機制, 預防疾病, 抗衰老, 治療各種慢性病。

當然, 少量飲酒肝氣通達、心情舒暢、消除疲勞, 過量飲酒就會損傷肝的陰血, 所以小酌怡情, 大飲傷身。

不妨和幾位好友一起, 到紅星二鍋頭博物館中品味白酒的歷史, 體會不一樣的二鍋頭。

酒在古代中醫裡是重要的藥物

近日, 筆者在紅星二鍋頭酒博物館參觀, 瞭解了酒的發源和釀造, 通過與紅星二鍋頭第九代傳人李東升師傅交流,

深切地認識到酒有“行藥勢、通血脈、潤皮膚、散濕氣、除風下氣”的功能。

什麼叫“行藥勢”呢?就是酒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班固在《前漢書-食貨志》中就稱酒為“百藥之長”。 古代醫生看病, 常用藥酒來治療疾病。 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 用到酒的藥方不少於35個, 其中至少有5 個方可認為是酒劑配方。 可見, 酒在古代中醫裡就是一種重要的藥物。

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和對醫藥知識的不斷豐富, 人們逐漸認識到酒本身不僅可以治病, 中藥的多種有效成分, 如生物鹼及其鹽類、甙類、鞣質、有機酸、揮發油等還都比較容易溶於酒中, 一些中藥經酒浸泡後, 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 能夠提高療效。

酒在中藥的炮製中也有發揮作用, 一些苦寒的中藥, 具有活血通絡、散寒、去腥的作用。 故酒炙法多用於活血散淤、祛風通絡藥物及動物類藥物。 酒炙後不但能緩和寒性, 免傷脾胃陽氣, 並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藥上行, 而能清上焦邪熱。 如大黃、黃連、黃柏等。

不僅如此, 酒還有“通血脈”的作用。 少量服用可以通經活血, 令人精神興奮;多量服用就會麻醉神經, 令人昏睡不醒, 因而酒被古人當作最早的興奮劑和麻醉劑來使用。 在東漢時期, 醫聖張仲景就用酒來治療心臟病, 其著名的“瓜蔞薤(lóu xiè)白白酒湯”流傳至今, 被醫家認為是治療心胸疼痛、血脈不通的經典藥方。 現在,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去看病, 醫生一般也會建議適量喝些酒,

以改善心臟供血。

酒也能“潤皮膚”, 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皮膚供血。 特別是老年人, 喝酒與不喝酒的皮膚差別很大, 喝酒的人皮膚多數紅潤, 富有光澤。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 非溫不化”, 而酒性熱, 有“散濕氣”的功效。 很多藥酒都有抗風濕的作用, 對於風濕痹痛、關節炎、肌肉勞損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對於素體陽虛或是風濕關節疼痛的患者, 適當喝一些藥酒, 就能起到強身健體、祛風通絡的作用。 (於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