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九成人完不成新年計畫

“明年一定要交到女朋友”、“過完年就減肥”、“再不亂花錢了”……這樣的“豪言壯語”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每到年底, 大家總習慣給來年定點新任務, 可遺憾的是, 很多計畫卻只是曇花一現, 不了了之。

美國《臨床心理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 約50%的人會給新一年定計劃, 從而激勵自己做出點成就或改掉某些壞習慣。 然而, 著名大眾傳播心理學家、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教授理查·懷斯曼調查3000人發現, 雖然超過一半的人在定計劃時信心滿滿, 但最終88%的人都沒有實現計畫。

很多人都在“下決心、放棄、再下決心、再放棄”的怪圈中反復掙扎。

加拿大卡爾登大學心理學教授蒂莫西·皮曲爾認為, 沒準備好改掉壞習慣是新年計畫失敗率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 大部分人的計畫更像願望, 比如攢錢、升職等, 讓人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美國心理學大師班杜拉認為, 計畫能否實現與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心理動機關係密切, 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要想讓計畫容易實現, 首先, 目標要具體、可行, 比如讀10本書、添置1台新電腦等。 詳細安排好時間和細節, 比如希望出國旅遊, 要考慮需要多少資金、有無合適的假期等。 其次, 目標要“縮水”。 俗話說“夢想很完美, 現實太殘酷”, 生活難免有意外。 寫下計畫列表後, 不妨先篩選一下, 按輕重緩急刪掉幾個不那麼緊迫的目標,

既給自己留出餘地, 又能突出重點。 再次, 要找個“監督員”。 懷斯曼研究發現, 向朋友公開自己的計畫並得到支援, 男性達到目標的幾率會提高22%, 女性會提高10%。 找朋友監督自己的進度, 能增添信心。 比如希望減肥20斤, 可以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健身房。 最後, 目標要有愛。 比如計畫回老家看父母、陪孩子看海豚這種溫情計畫, 能給人更多動力, 實現的過程也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