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趾骨基底部骨折的恢復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對骨骼的保護也非常有必要, 因為人體的骨骼其實相對脆弱, 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各種骨折問題, 對于不同人群來說, 出現骨折問題的部位也會存在著差異。 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就出現了第五趾骨基底部骨折的問題, 這對患者的正常行動造成的影響, 這時候來了解到恢復過程也非常有必要。
第五趾骨基底骨折, 如果骨折無明顯移位, 可給予石膏托或者夾板固定5周左右, 固定后需要定期復查X光片, 以查看骨折愈合情況以及是否再次出現移位。 需要將患肢抬高, 48小時內可以局部冰敷, 促進毛血管收縮, 減少出血, 從而減輕腫脹。 48小時之后可以局部進行熱敷、理療, 改善血液循環, 促進腫脹消退。 5周左右復查X光片顯示骨折線模糊, 可以將外固定拆除, 并可拄雙拐下地半負重行走。 2個月左右骨折線完全消失, 即可脫拐正常行走。
活動的時候力量、范圍、時間要循序漸進、逐漸的增加, 每天都比前一天活動的范圍力量時間有所增長, 大約到6-8周的時間就可以進行下地活動。 下地的時候負重量逐漸的增加, 剛開始從人體的1/6重量開始, 逐漸的增加, 一直到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恢復正常。
對于有移位的第五趾骨基底骨折, 需要采取手術治療, 通常需要采用克氏針進行固定。 術后早期可以活動踝關節和足趾, 以促進血液循環, 減輕腫脹, 同時還可以口服活血化瘀, 促進骨折愈合的中成藥物。 2個月左右復查X光片如果顯示骨折線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