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癌痛可抑制 專家提醒不要疼痛劇烈時才用藥

核心提示

據WHO統計, 全世界每天約有500萬癌癥患者遭受著癌痛的折磨。

疼痛是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在我國, 目前每天也有超過100萬的癌癥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 專家指出, “癌痛不可治療”是認識上的誤區, 只要做到科學、規范, 完全可使90%以上癌癥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癌痛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典型病例】24歲女患者居國外, 去年5月因胃癌手術、化療后重度疼痛并感染, 由國際救援組織派專機專人送入湖南省腫瘤醫院。

患者當時全身已多處插管, 預計還能生存1周, 不能口服給藥, 經與家屬商量決定采用靜脈自控鎮痛,

并找出了患者鎮痛藥需求量大的原因。 最終, 患者疼痛被控制好轉, 與家人一起生活了2個月才離世。

【專家提示】楊金鳳介紹, 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 伴有實質上或潛在的組織損傷, 是一種主觀感受。 對于癌癥患者, 疼痛對患者本人及家屬是一種折磨。 慢性劇烈癌痛, 如果得不到緩解和控制, 會發展成為頑固性癌痛, 成為一種疾病, 甚至導致患者自殺。

疼痛是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據WHO統計, 全世界每天約有500萬癌癥患者遭受著癌痛的折磨, 在癌癥治療期和治療結束后約33%、癌癥晚期約75%都有疼痛主訴。 在我國, 目前每天也有超過100萬的癌癥患者正在遭受疼痛的折磨。

“癌痛,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楊金鳳表示, 如食欲降低、睡眠紊亂、精神萎靡不振、抑郁、易于疲勞、免疫功能低下等, 使腫瘤易于復發和轉移, 甚至引發自殺等。 癌痛程度重, 不等于癌癥就到了晚期, 但需要長期用止痛藥物來控制疼痛, 絕大部分患者, 可通過合適的止痛藥物和劑量緩解癌痛。

WHO“五原則”科學治療癌痛

【典型病例】一男性肝癌患者, 肝癌手術、多次介入治療后, 肝內、顱內、椎體多處轉移劇烈疼痛, 伴高熱不退, 患者入院時情緒低落, 難以控制。

入院后, 專家立即對其采用靜脈自控鎮痛泵控制疼痛, 患者疼痛得到控制, 情緒穩定后出院。 目前, 他在門診繼續接受鎮痛治療。

【專家提示】癌痛的規范化治療, 首先應通過“常規、量化、全面、動態”的評估,

確定疼痛的性質與程度, 同時進行必要的體查, 以幫助判斷疼痛的來源, 才能找出病因, 進行合理、有效治療。

楊金鳳認為, 腫瘤患者一旦出現疼痛, 應了解以下常識:

應實事求是告訴醫生或家屬, 以便及時有效接受治療;服用鎮痛藥物無需考慮成癮;鎮痛類藥物耐受后需增加劑量才可維持鎮痛, 必需動態評估疼痛程度、實時調整方案;當腫瘤的治療起效時, 疼痛可能減輕, 也可能在治療期間因腫瘤細胞壞死釋放部分細胞因子而加重疼痛;口服藥物療效不好或因為病情無法口服, 可遵醫囑選擇其他途徑鎮痛;應及時與當地醫院及社區取得聯系, 商議回家后的治療方案。

如何科學治療癌痛?WHO提出“五原則”:按階梯給藥,

即按癌痛的輕、中、重度給藥;口服給藥, 簡單、經濟、易于接受;按時給藥, 無論當時病人是否發作疼痛;個體化給藥, 凡能使疼痛得到緩解、且副反應最低的劑量是最佳劑量;注意具體細節, 密切觀察病人反應, 目的是獲得最佳療效, 副作用最小。

不要等到疼痛劇烈時才用藥

【典型病例】一男性直腸癌盆腔轉移患者, 在乙狀結腸造瘺術后, 放療、多程化療+靶向后出現肛周明顯脹痛, 無法忍受, 于今年4月1日轉入麻醉科疼痛病房, 疼痛評分7分。 在局麻下行椎管內植入給藥, 外接鎮痛泵進行鎮痛, 疼痛評分2分。

今年8月, 患者肛周脹痛再次加重, 藥量明顯增加, 8月25日在局麻下行上腹下神經叢毀損術, 疼痛評分1分。

【專家提示】“對癌痛的治療,

很多人或多或少存在認知誤區。 ”楊金鳳稱, 實際上, WHO倡導的三階梯癌痛治療, 基本上都是通過口腔、皮膚或直腸給藥;止痛藥到了點就要吃, 而不是痛了才吃, 同時還應當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 選擇不同階梯的藥物, 不是非要從第一階梯藥物開始等。 以下是癌痛治療的認識誤區:

1.麻醉藥品宜在疼痛劇烈時使用。 及時、按時使用鎮痛藥, 不僅可收到良好的鎮痛效果, 而且可選擇鎮痛強度低的藥物、使用最小劑量。

2.能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 理想的鎮痛治療效果, 是讓患者在不痛的情況下休息、活動、工作。

3.只宜對晚期腫瘤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 只要鎮痛治療需要, 都應及時使用最大耐受量的鎮痛藥。

4.鎮痛藥出現不良反應就及時停用。

如阿片類藥的不良反應除便秘外, 大多數是暫時性的, 也是可以耐受的。

楊蔚然 通訊員 彭萍 彭璐

指導專家 湖南省腫瘤醫院麻醉科 楊金鳳 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