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先做到一件事
臺灣《旺報》刊登北京口腔醫院醫師的文章說, 幽門螺桿菌是造成消化不良、莫名胃痛等胃部疾病的“元兇”, 它們除了寄居在胃部, 也會藏在口腔, 因此口腔衛生對胃部健康很重要。
文章摘編如下:
小王得了胃潰瘍, 還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 治療效果很好但又復發了。 醫生發現他口腔衛生差可能是復發的原因。
幽門螺桿菌是造成消化不良、莫名胃痛等胃部疾病的“元兇”。 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左右的胃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都和它有關。 由於引發的病症出現在胃部, 檢測目標就通常“瞄準”了胃內的幽門螺桿菌,
細菌藏在牙菌斑、唾液中, 同樣會給人造成胃病困擾。 即使胃裡的幽門螺桿菌被消滅, 口腔中殘留的細菌仍會源源不絕地進入胃, 導致胃病久治不愈、反復發作。
因此, 胃病要治好, 護好口腔衛生不能少。 首先, 至少要做到早晚刷牙, 飯後漱口。 刷牙時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將牙齒的各個部位都刷乾淨。 每次刷牙時間達到3分鐘才能保證口腔清潔, 並提高牙齒表面的抗脫鈣、防齲能力。 牙齒的外側面、內側以及咀嚼面都要認真刷。
其次, 要學習使用牙線和牙縫刷, 幫助清理乾淨牙齒的縫隙, “死角”最易滯留細菌, 而刷牙時刷毛不能完全伸入其中, 無法“打掃”乾淨。
需要注意的是, 幽門螺桿菌會通過唾液傳染, 家人間不要共用牙刷、漱口杯等。 如果牙刷出現捲曲、牙刷頭內出現汙物等, 一定要及時更換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