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參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廣西)。
【拼音名】Pō Shēn
【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
【別名】土沙參、豬兒參、山坡參、山沙姜、貝母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小舌玉鳳花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abenaria linguella lindl.[H.acuifera Wall.ex Lind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 除去莖葉,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小舌玉鳳花, 陸生草本植物, 高13-40cm。 塊莖長橢圓形, 肉質。 葉2-4枚, 疏生;葉片披針形, 長5-10cm, 寬1-1.85cm, 先端漸尖, 基部抱莖。 總狀花序廣橢圓狀, 長2.5-5cm, 直徑2-2.5cm;花葶下有3-7枚條狀披針形的不育苞片;苞片極漸尖, 具緣毛, 和子房等長或較短;花小, 褐黃色;中萼片闊, 廣橢圓形, 長約3mm, 側萼片較大, 反折, 斜卵形, 稍尖;花瓣長圓形, 較萼片狹短, 唇瓣基部3深裂,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西南及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味】甘;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潤肺益腎;強壯筋骨。 主肺熱咳嗽;陽委;勞傷腰痛;疝氣;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塊根, 有清肺熱的功能。 用於肺結核, 肺炎。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