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拔智齒的危害

智齒是人類口腔內, 牙槽骨上最裡面(專業術語稱作遠中側)的第三顆磨牙, 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 通常情況共有4顆, 上下左右對稱, 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較大差異, 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 極少數會多於4顆。 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 一般在16~25歲萌出, 這個時候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已經成熟, 被看做是“智慧到來”的象徵, 因此被稱為“智齒”。

危害一

智齒如果長不出來, 殘餘的牙胚有可能會變性而形成口腔腫瘤。 空間不足時其牙胚可能會吸收前方第二大臼齒之牙根使強度減低, 影響其功能。

危害二

齲齒:阻生智齒能使第二磨牙齲壞。 向前傾斜的智齒, 其牙冠頂在前牙的頸部, 這兩顆牙之間形成一個“滯留區”(即牙縫), 由於食物殘渣的滯留, 得不到正常清潔, 細菌繁殖產酸, 腐蝕牙齒, 造成第二磨牙牙頸容易發生齲齒, 往往就診時已不能保留, 需要拔除。

阻生的智齒往往不能與對頜牙齒建立正常的咬合關係, 長時間可導致顳下頜關節彈響、張口疼痛, 夜磨牙等症狀, 對青壯年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

危害三

反復發作的冠周炎:智齒的表面有牙齦瓣覆蓋, 這樣與牙冠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縫隙, 醫學上稱之為盲袋。 人們吃的食物殘屑最易藏在裡面, 加上口腔的濕度、濕度又合適, 給細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環境。 盲袋裡的食物殘渣即使刷牙、漱口也不容易清除。 在正常情況下, 細菌所造成的危害並不明顯, 但在感冒、疲勞、抵抗力降低時, 它就興風作浪、乘機侵入,

這就形成了智齒冠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