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長痘有5種“病根兒”,中醫教你對號入座除痘痘

說起成長中的煩惱, 恐怕沒有什麼比臉上“長痘”更讓人心煩的了。 有的人與青春痘激戰正酣, 有的人臉上早已留下“戰敗”痕跡。

“痘痘”不僅影響心情, 還嚴重拉低顏值, 幾顆“痘痘”就足以讓人想砸鏡子……

而導致我們長痘的這股“洪荒之力”似乎一直潛藏在皮膚下, 隨時蓄勢待發, 說不定哪天就會從額頭、下巴、臉頰等部位冒出幾個小紅點, 所以和“痘痘”鬥爭, 我們一直在路上。

有些“痘痘”藏得很深

痘痘, 醫學上稱為痤瘡, 多發於面部、胸背部、頸部等部位, 其症狀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炎症性皮損”, 主要包括丘疹、膿包、結節、囊腫等,

它們通常會使皮膚變得凹凸不平。

而另一種“非炎症性皮損”更為普遍, 即我們常說的“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

“粉刺”本身不會給面部帶來“3D”效果, 加上“白頭粉刺”顏色與膚色相近, 很容易被忽略。 但“黑頭粉刺”也就是“黑頭”, 幾乎人人都受過其困擾。

表現為膿包的痘痘症狀明顯, 而有些痘痘因其“黑頭”形式被忽略了, 但就算說“全民痤瘡”也並不為過。

揪出長痘的“病根兒”

中醫認為, 痤瘡與體內心肺熱盛、熱毒積聚有關, 具體原因有以下幾種:

肺經風熱

鼻子兩側和額頭部位的痤瘡, 跟肺的關係最為密切, 可採取背部刮痧的方法清泄肺熱。

脾胃濕熱

痤瘡大多源於脾胃失和, 屬於濕熱症者, 要祛濕清熱;屬於寒濕症者, 應溫陽、健脾、利濕。

值得注意的是, “痘友”應謹慎服用“敗火藥”, 一些苦寒的瀉藥往往傷脾胃, 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痰瘀互結

吃得過鹹、過膩容易生痰, 進而導致結節叢生、囊腫, 臉上的痤瘡也就難以平息。

沖任氣血失調

臉頰的痤瘡可能是全身氣血運行不暢或肺部有炎症的表現。 這種痘痘多在秋燥時節出現, 且常伴有咳嗽、咽癢、咽痛、有痰等症狀。

血熱偏盛

體內陽氣熱量偏盛, 會導致紅色的痘印更加明顯, 煩躁易怒的人更為常見。

“痘痘”成因複雜, 但歸根到底無非就兩個字:“熱”和“瘀”。

“熱”, 向上、蒸騰, 會將症狀逼到我們的面部和上半身;

“瘀”, 阻滯、瘀堵, 膿包、囊腫就容易形成。

4種中藥的祛痘魔力

找准了痤瘡的“病根兒”, 中醫多以此入手, 通過給體內降溫,

疏通經絡, 幫人們擺脫“痘痘”困擾。 這裡推薦4種祛痘中藥, “痘友”們不妨一試。

黃芩

“黃芩”能幫助緩解肺熱, 不僅入肺經, 直接作用於痤瘡的首要病因;還能清熱除濕入胃經, 對於脾胃濕熱的內火也有很好療效。

不僅如此, 黃芩含有的黃芩苷、黃芩素也有很好的抗菌止癢效果。

臉上長了痤瘡, 很多人會忍不住去撓, 膿包若被抓破, 極易滋生細菌。 而黃芩可有效維持面部清潔, 以防痤瘡帶來的的二次傷害。

苦參

“苦參”能清熱燥濕, 殺蟲止癢, 對於平衡油脂分泌、疏通收斂毛細毛孔、清除皮膚內的毒素雜質, 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有明顯效果。

艾葉

艾葉燥濕止癢, 溫經調經, 對於沖任失調而引起的痤瘡也很有裨益。

薄荷

治療痤瘡, 主要有“消”和“拔”兩種思路。 “消”是通過內臟調理將熱毒消除, 而“拔”則更快、更徹底地將各種邪毒帶出體外, 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薄荷”就是通過“拔”的思路來幫助祛痘的。 薄荷透疹解毒, 可將疹毒內火儘快透出體外, 同時其獨特的清涼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瘙癢症狀, 防止撓破加重痤瘡病情。

以上四種中藥幾乎涵蓋了痤瘡形成的五種病機, 如果將其進行科學的配比, 必將會是廣大痤瘡患者的福音。

而今天“福音”已經被我們請出實驗室, 以“英潔祛痘霜”的形式面世!

英潔祛痘霜內消肺火, 清除體內濕熱;外拔瘡毒, 通絡祛瘀。

內外兼顧, 雙向調節, 不僅對緩解痤瘡症狀直接有效, 產品獨特的清涼感還會防止我們摳撓患處,

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而黃芩、苦參中的消炎抗菌成分也會最大程度維持面部清潔, 這對於治癒痤瘡之後在臉上不留疤痕、痘印至關重要。

我們無法預測自己今後是否還會長痘, 但是有了英潔祛痘霜, 你也可以擁有一張平滑白皙、光鮮亮麗的臉蛋。

因為有了傳統醫學理論的支撐, 現在又有了解決問題的利器, 痤瘡問題將不再是我們不自信的理由。 今後的你將底氣更足, 信心更旺!

馬上開始調理按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