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藍光累積恐傷眼?教你日常的預防與保健

什麼是藍光, 長期累積易病變

電磁波譜中人類視覺可以看見(接收得到)的部分稱為-可見光, 可見光僅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部分,

所謂的藍光泛指可見光譜中波長範圍落在380~500nm的光波, 具有波長短能量高的特性。 依據研究表示, 藍光累積性的自由基氧化損傷, 恐引起細胞受損造成眼睛病變, 例如:乾眼症(Dry eye syndrome, DES, 幹性角結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KCS)、早發性白內障(Premature Cataract)、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嚴重甚至失明(No Light Perception, NLP)等。 藍光的來源包括太陽光、3C產品, 因此每到夏日, 眼科醫師都會強烈建議民眾, 外出應配戴合格的太陽眼鏡, 防止紫外線及藍光的傷害, 而3C產品的使用時間、亮度(螢幕光源強度)、距離(螢幕小、距離近, 睫狀肌易酸麻僵硬)、所處的使用環境(暗處瞳孔放大, 藍光進光量大增)與影響眼睛健康關聯密切。

維持視力的重要關鍵

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又稱為外視網膜(Outer Retina)的守門人, 控制著視外網膜與脈絡膜(Choroid)血管之間的養分、代謝和液體流動。 RPE細胞層對於維持視網膜的完整性和光感受性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當RPE暴露于高強度藍光下發生氧化損傷, 將導致黃斑變性(Macular Degeneration)等問題。 葉黃素(Lutein)和它的異構體, 玉米黃素(Zeaxanthin)和meso-玉米黃素(meso-Zeaxanthin)約占視網膜中總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的80~90%, 並且是唯一積累於視網膜中央凹(Fovea),

並構成黃斑色素(Macular Pigment, MP)的類胡蘿蔔素, 而黃斑色素密度和年齡相關的黃斑部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之間的關聯性早已確立。 大量研究證明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抗氧化性質(Antioxidant)、抗發炎(Anti-Inflammatory)及濾藍光波(光遮罩, Light-Screening)特性, 具有調節光照壓力恢復時間、神經反應速度與保護黃斑(Macular)等功能。

保健品該如何吃, 多久見效

由上述得知,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眼睛保護的重要性, 但人類又無法自行合成, 因此該如何適度補充以及養成日常護眼習慣是你我所關注的重點!

A. 適度補充保健品

1. 要吃哪一種膳食補充品?每天要吃多少劑量呢?

2017年10月15日所發佈的研究報告中, 以葉黃素(10毫克), 玉米黃素(2毫克)針對糖尿病患者黃斑功能的影響, 進行膳食補充劑的研究, 於研究中證實類胡蘿蔔素的攝入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視功能幫助的有效性。 另外在2017年4月20日的研究報告指出, 葉黃素攝入劑量每日6~10mg 可有效降低眼睛須執行白內障手術20~50%的機率。

2. 要吃多久才會見效呢?

依據2010年的研究報告闡述,

葉黃素連續服用三個月後, 黃斑色素密度無明顯的變化, 但在六個月時, 報告顯示黃斑色素的密度, 顯著增加並高於基線水準。

由此可知, 每日攝取6~10mg葉黃素, 並持續達6個月以上, 可有效增加黃斑色素的密度, 説明眼睛的照護。

B. 日常護眼小習慣

1. 雖然目前3C產品的藍光是否會造成眼睛傷害仍有諸多不同意見,

但在使用上仍應小心注意, 建議保持距離35公分以上、平俯視10~15度。

2. 調整螢幕亮度, 並建議在光源充足的環境使用3C產品。

3. 2歲以下幼童水晶體較為清澈, 應避免使用3C產品, 恐造成視網膜的永久損傷。 2歲以上孩童每天看3C螢幕以不超過1小時為准。

4. 遵循3010 原則, 「用眼 30 分鐘, 休息 10 分鐘」。

5. 確實執行眼睛的防曬, 配戴檢驗合格抗UV眼鏡, 避免陽光傷害眼睛。

依據個人日常生活習慣、工作環境、身體狀況, 諮詢專業醫事人員的建議, 適度補充護眼營養品, 並養成日常護眼好習慣, 讓靈魂之窗永遠睛亮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