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問題蜂蜜屢禁不斷 消費者切勿貪圖便宜

2015年7月10日, 針對依據食品安全標準無法直接判斷假蜂蜜等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上發佈了《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187號建議的答覆》, 稱“蜂產品生產經營中的造假售假問題一直是監管的重點和難點”, 今後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

蜂蜜造假為行業一大亂象, 屢禁不斷, 消費者深受之害, 假蜂蜜問題亟待解決, 業內人士同時也表示, 期待更切實的標準儘快出臺, 加大對蜂蜜生產、經營、抽檢監督力度及對造假行為的打擊力度。

假蜂蜜致面部過敏 問題蜂蜜亟待“撥亂反正”

真蜂蜜乃藥食同源, 含有的營養成分葡萄糖、果糖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且熱量很低, 可促進新陳代謝, 潤腸化毒, 堅持正確服用還有養生瘦體美顏的功效。 而充斥著低廉的糖漿、化學添加劑的假蜂蜜, 不僅缺失本該有的營養價值, 反而有害健康。

愛美的劉女士, 平時非常注意皮膚保養, 經常收集各種護膚的方法, 在網上看到美容節目推薦, 用蜂蜜與牛奶調和可自製面膜敷臉, 長期使用不但使皮膚保濕, 更有美白的效果。 於是她到超市, 買了一瓶28.9元/1.63kg的打折促銷蜂蜜。 可當她使用一段時間後, 不但沒有美膚的效果, 反而出現了皮膚脫皮的狀況。 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皮膚過敏了!皮膚狀態一直很好的她,

推測是否為蜂蜜的問題, 於是向記者爆料, 將蜂蜜拿去檢測中心進行了鑒定。

專業檢測機構對劉女士購買的蜂蜜進行了鑒定, 實驗結果表明, 劉女士所購買的蜂蜜中含有糖漿等不屬於蜂蜜的特徵物質, 也就是說, 劉女士購買的的確是假蜂蜜。 得知鑒定結果, 劉女士憤怒之余, 甚是擔憂如果食用這樣的假蜂蜜, 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企業造假問題令人防不勝防, 劉女士切身呼籲媒體、社會給予更高關注, 相關機構加強監管力度。

探清真假蜂蜜之謎 全因利而昧心

調研資料顯示, 市場上在售的蜂蜜, 摻假比例竟高達六七成。 對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而言, 根本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偽優劣, 加之打折促銷等各類誘惑,

購入假蜂蜜難以避免, 長期食用假蜂蜜則會造成骨質疏鬆、記憶力減退, 嚴重的甚至可導致肝腎功能下降、老年癡呆等身體危害, 蜂蜜問題急待“撥亂反正”。 因此, 記者採訪行業內部人士, 探明真假蜂蜜之謎, “仁因義而起, 害因利而生”, 蜂蜜市場如此混亂, 不法商家唯利是圖成了罪魁禍首。

其間的利到底有多大呢?記者走訪了一些老字型大小蜂蜜企業, 得到內部真實資料顯示:以2014年槐花蜜為例, 其原始收購價約為11.9/500g, 加上蜂蜜的損耗、檢測、加工、包材等成本4.1元/500g, 另計、物流、推廣等成本3.9元/500g, 其最後成本價約為19.9元/500g。 而根據被查處商販提供的制假蜂蜜的配方顯示:白砂糖4元/400g;明礬, 0.15元/15g;醬油, 0.1元/3滴;蜂蜜香精0.5元/5g進行計算, 熬制約有500g的“蜂蜜”,

成本卻只有4.75元, 其中暴利可想而知。 原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駱尚驊也指出“市場價格每斤20元以下的蜂蜜, 尤其是像洋槐蜜等成本較高的蜂蜜, 是真蜜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

蜂蜜的市場需求巨大, 但天然、成熟蜂蜜生產成本高、產量很低, 許多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 不惜以次充好、添假造假, 致使加工蜜、濃縮蜜等假劣蜂蜜產品大量生產並充斥市場, 蜂蜜市場假貨盛行, 嚴重失序。 專家提醒消費者, 在購買蜂蜜時可通過倒置瓶體, 看蜂蜜是否晶瑩剔透、流速緩慢, 來辨別是否為貨真價實的蜂蜜;若流速較快, 甚至接近水的流動速度, 則很有可能是摻假的蜂蜜, 切勿上當購買。 輕易相信各種大力度打折促銷的低廉蜂蜜,

迷惑雙眼貪一時便宜, 很有可能買到的就是假蜂蜜, 只能因小失大, 反而會害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路, 發佈本文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用, 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與本站無關。 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 請讀者僅作參考, 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