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運動能夠帶給身體5種改變

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門發表《美國人運動指南》建議, 每週應進行中等強度運動至少2.5小時, 並長期堅持。 美國《赫芬頓郵報》刊文, 除了長期好處, 運動還會帶給身體5種立竿見影的改變。

1.瑞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健康但不愛動的年輕人, 即使鍛煉數分鐘也可改變其肌肉細胞中的DNA。 DNA遺傳來自父母, 但是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在表達或“喚醒”某些基因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運動會影響到與力量及代謝密切相關的基因作用。

2.提升情緒。 身體一旦運動, 大腦就開始釋放包括內啡肽等多種不同的欣快神經傳遞素,

這些激素在改善情緒和抑鬱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專家表示, 工作1小時後, 不妨騰出幾分鐘時間做做簡單運動, 踢踢腿和伸伸腰等都可以提升情緒。

3.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 一次出汗的有氧運動就可使肌肉中脂肪代謝產生變化, 增加肌肉中脂肪儲存, 進而改善胰島素, 抵抗導致糖尿病的根本因素。

4.注意力更集中。 運動開始後, 大腦中血流量增加, 大腦細胞工作效率更高, 運動過程中警覺度提高, 運動之後注意力更集中。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 即使10分鐘的簡單運動也可改善注意力。

5.消除壓力。 美國焦慮症與抑鬱症協會估計, 14%的人會通過運動緩解精神壓力。 運動過程中皮質醇水準增加,

心跳加快, 卻可以緩解心理壓力導致的負面影響。 最新研究發現, 每天運動30分鐘, 就可以使壓力緩解30%。 另外, 要緩解壓力, 每週應至少進行3次跑步、登山、打球等有氧運動, 時間控制在2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