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舌頭有血滲出是怎麼回事?

如果不是疾病或者受到外傷的情況下, 我們人體一般不會出現出血的情況。 尤其口腔內部, 包括牙齦與舌頭, 一旦出血肯定與疾病有很大的關係。 生活中, 一些朋友表示自己的舌頭總是無緣無故的滲血, 就好像吃了帶血的食物一般, 每次張口都會特別嚇人。 那麼舌頭有血滲出是怎麼回事呢?

“上火”為民間俗語, 又稱“熱氣”, 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 屬於中醫熱證範疇。 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 內火旺盛, 即會上火。 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 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 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 “上火”在乾燥氣候及連綿濕熱天氣時更易發生。

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 解決方法是“去火”, 即中醫的清熱瀉火法, 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藥物,

也可用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療法。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 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病因

“上火”從中醫理論看, 認為是人體陰陽平衡失調的結果。 感受外邪, 或人體機能活動亢進, 就會出現陽盛陰衰的熱證證候。 一般認為實火(實熱)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

而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實火內盛。 虛火(虛熱)多因內傷勞損所致, 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 可導致臟腑失調、陰血虛損而生內熱, 內熱進而化虛火。 “上火”(熱證)的病因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①外感火熱之邪;②寒邪入裡化熱;③七情過激, 鬱而化熱;④飲食不節, 積久化熱;⑤房室勞傷, 劫奪陰津。

1.辨別虛實論治

(1)實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 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 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 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 證候:高熱, 頭痛, 目赤, 渴喜冷飲, 煩躁, 腹脹痛, 大便秘結, 小便黃, 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 脈數實, 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治則: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

常用中成藥有三黃片、黃連上清丸、牛黃清胃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等。

(2)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 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 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 內熱進而化虛火。 根據病機不同, 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種證型。 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 常用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氣虛火旺者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 建議就醫後使用湯藥調理, 常用中成藥主要是補中益氣丸等。

2.按臟腑類型的辨證論治

(1)心火虛火證候: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 治則:滋陰清熱;實火證候: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治則:清心瀉火。

(2)肺火證候: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治則:滋陰清肺。

(3)胃火虛火證候: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 治則:養陰清熱;實火證候: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等, 治則:清胃瀉火。

(4)肝火證候: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治則:清肝瀉火。

(5)腎火證候:主要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治則:滋陰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