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大醫院院長切掉膽囊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習慣那麼要命!
劉玉村, 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 2006年至2016年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就在劉玉村任職院長期間, 曾分享過一段他患膽結石的故事。
1994年, 我成為了“無膽英雄”。 人家都說, 你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教人家不得病的, 但自己怎麼也是膽結石患者?我說, 雖然四五十歲的肥胖女性最容易得膽結石, 但三四十歲的男性也會得。
1990年, 我那時候三十歲, 得到一個很好的機會, 被公派去一個很美麗的歐洲國家丹麥進修學習。 所以, 那時候就改善生活了, 因為一個人在那, 我自己又不太會做飯。 所以就用最簡單的方法,
就這樣兩年下來, 體重長了很多, 肚子也大了, 膽固醇也開始結晶了。 回來以後, 我覺得必須得減肥, 怎麼減呢?節食減肥快, 早上不吃早餐, 中午就吃一個煎餅、一根黃瓜, 堅持了很長時間。 肥雖然減下來了, 但卻為健康埋下了隱患。
後來有一次吃完晚飯, 我就覺得肚子疼, 在床上輾轉反側。 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得了膽結石, 以為就是胃疼。 後來經過這麼一折騰, 那塊石頭“跑”了, 就不疼了, 這是第一次犯病。
我自己是外科大夫, 一摸, 不行, 估計得膽結石了。 於是, 大半夜我就一個人騎自行車去醫院, 一手扶車把, 一手摁著肚子。 等到了醫院, 找同事給我打了一針杜冷丁, 這是跟嗎啡一樣止疼的藥, 不管用, 還是疼得不行。 再打解痙攣的藥, 打了好幾針, 嘴幹得不得了, 疼痛依然沒有徹底緩解。
到了早上, 大夫們都上班了, 我到B超室一照, 果然是膽結石。 怎麼治療呢?開刀。 所以, 在1994年的5月4日, 我的膽就被摘除了。
這樣做會“幫”你得上膽結石
1、零食當主食
不規律的飲食既打亂了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
愛吃糕點甜食、精米細面, 不吃粗糧蔬菜, 這就易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高, 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也隨之上升, 從而促發膽結石形成。
順時養生、規律養生才是王道, 一日三餐, 按時吃飯!
2、愛吃甜食
糖攝入過量, 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 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調, 而過多的膽固醇又會形成膽固醇結石。
吃甜食一定別過量, 解解饞就好。
3、不吃早飯
這一條是膽結石“最有名”的誘因了(ˇˍˇ) ~
人在早晨空腹時, 膽汁貯存了一夜, 膽固醇飽和度較高。 如果正常吃早餐, 膽囊收縮, 使膽固醇隨著膽汁排出。
如果不吃早餐, 膽汁中的膽固醇排不出來, 進而引起膽固醇沉積, 逐漸形成結石。
所以怎麼辦?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4、吃得太油
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 容易使血脂過高。 作為血脂的一部分, 膽固醇也隨之升高, 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過於飽和, 就容易析出膽固醇結晶, 形成結石。
儘量控制自己, 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動物油脂, 如豬油、羊油、牛油等)和高膽固醇食物(奶油、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和豬腦、羊腦等)。
5、吃得太素
長期低脂肪飲食, 其實也是膽結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 造成膽汁缺乏及營養不良, 引起膽結石。
所以說啊, 過猶不及, 不管吃啥, 適度就好。
6、不愛喝水
平時不太愛喝水, 或者飲用含鈣、鎂離子較多的硬水,
水質的硬度還與水的來源有關, 來自深井的水, 尤其是礦泉水, 溶解地殼內有益於人體的元素(鈣、鉻、鎂、錳等)較多, 屬於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類元素較少, 故稱軟水。
每天應保證飲水達1500~2000毫升(約7~8杯)以稀釋膽汁。 還可適量吃些米湯、稀粥等。
7、老生悶氣
老生悶氣、長期壓抑, 找不到出口“洩洪”, 就會肝氣鬱結、氣滯, 膽汁易瘀阻, 就易產生膽結石。
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 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也可對證吃些調節情緒的中藥。 另外, 笑也是一味良藥, 不僅能養肺, 還能疏散鬱結, 使身心通暢, 通則不痛。 多笑笑, 心情好。
8、體重超標
肥胖易導致代謝綜合征, 影響膽黃素的代謝,
建議堅持每天一萬步、或游泳半小時。
9、減肥過快
一般情況下, 減肥者限制飲食, 只攝入低熱量食物, 膽囊收縮功能減弱, 膽汁瘀滯, 膽固醇就會析出沉澱, 黏液濃縮, 最終形成膽結石。 在減肥的頭兩年最容易形成膽結石, 尤其是快速減肥的2~4個月內, 約有1/4的減肥者會發生膽結石。
是否該繼續減肥, 要看體重是否需要減肥;一般來說, 減肥應該控制在每月減掉3~4斤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