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彈性檢查
肝臟彈性檢查是一種新型的手術, 對於檢查肝硬化以及乙肝是很重要的, 可以清楚的分析肝臟是否出現了問題, 所以對於肝臟彈性檢查的方法應該要有所瞭解。 肝臟彈性檢查的原理是通過超聲波的頻率去判斷肝臟組織出現出現硬度變化, 通過對硬度對頻率的回饋資訊去判斷肝臟是否存在肝臟纖維化。
肝臟暫態彈性檢查是一種非侵入式、通過肝纖維化掃描代替肝活檢來評價肝硬化進展情況的技術, 目前國內主要使用於臨床的儀器有"FibroScan"、“Fibrotouch”等, 其原理是通過超聲換能器產生低頻振動, 超聲振動通過肝組織時產生彈性剪切波, 波速與肝臟彈性相關, 肝臟硬度越高, 波速越快, 故通過檢測波速可以換算成肝臟彈性值, 結果用千帕(kPa)表示。 其結果可反映肝臟的硬度, 硬度越高, 纖維化程度越明顯。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改進, 出現了能同時提供對肝臟組織形態、肝臟纖維化程度和肝臟脂肪變性的一體化檢測和全方位檢測系統。
目前認為, 通過暫態彈性檢測得出的肝臟硬度值與組織學纖維化程度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和較高的精確度, 可用於監測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纖維化進展, 成為對肝臟組織活檢的重要補充甚至替代方法,
暫態彈性成像系統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 主要在於測定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如肝臟炎症活動程度、肥胖、脂肪肝、年齡等可能影響肝臟彈性檢測的準確性, 不過近年來隨著此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和資料積累, 對於測定結果可進行更為科學的解讀。 若臨床上出現肝臟彈性檢測結果與患者病情不符時, 需要綜合考慮肝功能情況、體重指數等因素, 必要時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