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水果屬性 吃對才能更健康
? 夏季水果氾濫, 什麼蘋果、香蕉、梨、荔枝、龍眼、西瓜, 還有進口的葡萄柚、柳丁等等琳琅滿目。 雖說人要多吃水果要, 但是依照中醫上說, 人體質分為寒、熱、虛、實。 其實別小看水果, 它也有自己的性質的, 然而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不留神, 錯吃水果也會讓人不舒服。
水果屬性和體質也有有關係, 說到食物屬性, 中醫有所謂“四氣”。 這是指食物進入體內, 會產生“寒、熱、溫、冷”的作用, 如果不溫不熱, 不寒也不涼, 則歸屬于“平”性。 因此, 每種水果如果進入了人體, 也就有它的“個性”。 中醫更強調均衡、陰陽調和, 體質偏熱的人要多吃寒涼性的食物,
常見水果的性質
溫性水果:山楂、櫻桃、石榴、荔枝、青果、木瓜、白果等。
涼性水果:西瓜、甜瓜、梨、柑、桔、香蕉、桑椹、柿子、荸薺等。
中性水果:葡萄、蘋果、桃、杏、鳳梨、龍眼、甘蔗、烏梅等。
一般說來, 冬天吃溫性水果, 夏天吃寒性水果比較適宜。 而中性水果則一年四季都合適。
夏日吃水果, 注意講科學, 腸胃不好的人, 絕對不可以吃冰鎮水果, 最好是選擇多吃一些涼性或溫性的水果, 不要太甜,
水果食用貼士:
1.一定要清洗乾淨
吃水果前, 最好將水果消毒好, 在0.1%的高錳酸鉀或0.2%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10分鐘, 再用清水沖淨即可。 或在開水中燙半分鐘左右用以殺茵。 有的水果可先在冷水中沖洗一下再剝去皮吃, 不僅能將皮上附著的細菌去掉, 而且還能避免將果皮上殘存的農藥吃下去。
2.做到“四不吃”
(1)不吃不成熟的水果, 因這樣的水果含鞣質多, 味澀可口性差。
(2)不要摘不認識的野果吃, 因為有些野果對人體有害。
(3)不要吃腐敗變質的水果, 因為這樣的水果中有大量細菌繁殖, 食後容易引起疾病。
(4)不要隨便剝食果仁, 因有些果仁中含有毒物質(如苦杏核仁, 枇杷核仁等), 食後會引起中毒。
3.適量吃水果
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市民, 水果每天的攝入量為100至200克。 通俗說來就是每天吃兩個單位的水果(一杯果汁或一個中等大小水果相當於一個單位)。
不同的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各有不同。 因此水果的品種選擇儘量多樣化。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 建議每天吃兩種不同的水果, 分多次攝入。
4.適時吃水果
不少人已經養成了“飯後果”的習慣了, 但是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 原因有四:
(1)水果易與食物一起阻滯在胃部, 造成脹氣、便秘等。
(2)水果中含有較多糖類, 例如葡萄糖、果糖等, 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增加腸胃以及胰腺的負擔, 尤其有些水果含澱粉量高, 不易消化。
(3)水果含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 都有較強吸水性,
(4)需要減肥的人群, 如果飯後大量吃水果, 會因能量過多而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