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寶寶雖好,可要小心低溫燙傷噢
隨著氣溫不斷下降, 各種“禦寒神器”齊上陣, 但不少人用暖寶寶或者抱著熱水袋睡了一夜之後, 皮膚出現紅斑、水皰、脫皮或者發白,
低溫燙傷
是指長時間接觸溫度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 如同文火燉肉。
很多人不瞭解低溫燙傷, 甚至認為接觸溫度不高的物品並不會造成燙傷。 研究表明, 在熱源溫度超過45℃的前提下, 接觸時間越長, 就越有可能造成皮膚以及皮下組織損傷。
“
第一, 當人體的局部長時間與高於45℃的溫度接觸時, 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會逐漸適應而不會引起明顯的痛覺, 而痛覺是人體重要的保護機制。
第二, 人體的血液流動本來可以帶走部分熱量, 但局部皮膚由於與熱源長時間接觸而受到壓迫, 影響局部血液迴圈, 從而使散熱減少, 熱量積聚。
第三, 在持續低熱作用下, 皮膚的表層組織逐漸脫水, 最終導致深層組織發生熱損傷。
”
為了減少或者避免低溫燙傷, 日常生活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購買正規廠家的保暖設備。
2
切忌將保暖設備直接接觸皮膚來取暖,
並且使用時間也不宜過長。
使用電熱毯時, 可在睡覺前放入被窩,
3
特殊人群不宜使用貼身保暖設備。
對於嬰幼兒、意識不清者(如植物人、服用安眠藥或飲酒者)、智力低下者、長期臥床的病人、糖尿病患者, 不宜使用貼身保暖設備, 因為他們對溫度的感知遲鈍或者無法表達, 是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低溫燙傷雖然表面看起來不嚴重, 但實際上幾乎都是深度燙傷, 甚至有的已經燙傷到了皮下脂肪層、肌肉層。 一旦發生低溫燙傷, 切勿自行外塗醬油、牙膏、醋等, 以免加重創傷, 增加感染機會,
皮膚科主任 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