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完藥就吐了怎么回事呢?
藥物是治療疾病的良方, 但是, 大多數藥物的味道偏苦澀, 直接食用難以下咽, 特別是寶寶服藥的過程會因為藥物苦澀而變得異常艱辛。 一般表現為喝完藥就吐, 這是寶寶正常的自我保護表現。 而有些寶寶喝藥吐需要家長重視, 可能是其他問題導致的, 下面就來看看寶寶喝完藥就吐了怎么回事呢?
不同時期孩子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能力都不同, 絕不能單按體重、年齡或體表面積來換算, 兒科疾病的藥物治療比成人要復雜得多, 應根據不同時期孩子特點和具體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如果是服用后立刻吐出, 需重復給藥, 不會有副作用。
一般來說, 寶寶服藥后嘔吐, 要根據嘔吐時間來判斷是否需要在補喂一次。 如果寶寶在服藥之后一小時才嘔吐, 就不用再補喂藥物了。 因為此時藥物已經被吸收, 重新服藥可能會使藥物過量產生副作用。 如果寶寶剛服藥就吐出, 或在服藥后30分鐘內嘔吐, 并且嘔吐量大, 那么就需要再補喂一次了。 一般情況下, 按照這樣的方法補喂藥物都不用擔心藥物過量。 因為寶寶服藥之后時間很短, 藥物還沒來得及被吸收, 或者只吸收了很小一部分。 而且藥物都有安全用量范圍,
寶爸給寶寶喂藥需要注意, 最好在喂奶前喂藥, 這樣能夠大大降低服藥后嘔吐的幾率, 吃過藥之后半小時再給他喂奶。 一旦發現寶寶把藥物吐出, 應該及時幫他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