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十大不文明行為損害健康

五一小長假剛剛過去, 在大好春光裡, 很多人選擇外出遊玩, 踏青賞花。 然而, 與美麗風景不太協調的是, 旅行中人們暴露出來的不文明行為, 比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公共場所吸煙等, 這些陋習不僅破壞景致, 還可能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本期《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公共衛生領域的權威專家, 並結合國外最新研究, 總結出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十大不文明行為, 希望對人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維護公共衛生有所提示和幫助。

隨地吐痰。 一串咳嗽聲後, 就聽到痰液落地聲, 這是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鈕文異表示, 痰是很多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其中藏有細菌、病毒等。 隨地吐痰, 痰變幹後, 其中成千上萬的微生物就會飄散到空氣中, 成為傳播流感、麻疹、流腦、肺結核等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研究顯示, 公共場所中, 有6%的痰帶有結核菌, 這些細菌可在乾燥痰內生存6—8個月。 因此, 建議人們隨身攜帶衛生紙, 有痰時最好先吐到紙上, 包起來後再丟進垃圾桶。

亂扔垃圾。 現如今, 走到交通樞紐、旅遊景點等人流密集處, 常常看到果皮紙屑遍地。 來自“中德環境地質工程論壇”的資料顯示, 中國已成為全球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 現存生活垃圾超過60億噸。

那些被亂扔的垃圾像定時炸彈般, 威脅人們的健康。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魯明中指出, 亂扔垃圾會為致病因素提供“立足之地”。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講, 果皮、剩菜、廢紙等有機垃圾易於腐敗, 容易滋生蚊蠅, 傳播多種疾病, 危害較大。

亂扔垃圾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那就是不能正確地將垃圾分類。 如果垃圾不分類就進行焚燒處理, 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可能致畸致癌。 因此, 專家建議做好垃圾分類, 方法也很簡單:將果皮、菜渣等食物垃圾放在一起;塑膠瓶、易開罐等可回收的瓶罐放在一起;電池、燈管、玻璃碎片等有害垃圾單獨分出來, 扔到指定垃圾箱內。

公共場合吸煙。 吸煙對自己和他人的危害非常多。 一方面, 煙霧中含有尼古丁、煙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質,

吸煙者容易患上肺癌、冠心病、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多種疾病。 有研究發現, 每抽一支煙, 預期壽命就會減少11分鐘。 另一方面, 公共場合中二手煙的傳播嚴重危害公眾健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 吸二手煙達到30分鐘, 就足以對血管造成損害。 同時, 二手煙還會阻礙人體自身修復受損血管的機制, 這種破壞會持續24小時。 此外, 倫敦大學學院一項研究表明, 被動吸煙不僅有害身體健康, 還會對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小覷的影響。 大量吸入二手煙的人, 其產生過重心理壓力的幾率比不吸煙的人高出50%。 因此, 拒絕二手煙是每個人的責任, 為了保護健康, 公共場所應禁止吸煙, 對吸煙者的勸阻應態度堅決。

大聲喧嘩。 大聲說話似乎已成為人們在喧鬧城市中生活的一種“本能”。 殊不知, 大聲喧嘩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美國言語聽力協會經過研究, 明確指出了高分貝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研究表明, 長時間接受50分貝噪音, 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高達70分貝, 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30%;如果超過110分貝, 就可能造成聽力損傷。

大聲喧嘩還會干擾他人的工作和學習。 有實驗表明, 人們每受到一次突然而至的雜訊干擾, 就會導致4秒鐘的精神不集中, 時間雖短, 卻極易導致差錯和事故。 安靜祥和的社會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來維持, 人人說話都應保持在能聽見, 但不吵人的程度。

便後不沖廁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公共衛生間是臭氣熏天、無處下腳的地方。

人們常常是憋著氣勉強方便完, 嫌沖水按鈕髒, 轉頭就走, 讓公廁臭上加臭。 髒亂的環境會讓細菌病毒氾濫、蚊蠅成群, 並增加人們患上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因此, 為了公共衛生, 便後一定要及時沖。 專家表示, 有兩點值得提醒:一、沖廁所時, 最好蓋上馬桶蓋, 以防細菌擴散到空氣中;二、不要以腳代手, 踩、踹沖廁按鈕, 便後只要洗淨雙手, 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公車上吃東西。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 讓人們不得不在上班路上“見縫插針”地吃飯。 公車上人流量大, 空氣流通不暢, 容易滋生細菌, 以公車扶手為例, 每10平方釐米就有380個菌落, 其中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可見, 在這種環境中吃東西, 無疑是在“吃病菌”。

另外, 車子在高速運行中, 經常會遇到顛簸、急刹車等情況, 吃東西十分容易嗆著, 還會影響消化。 因此,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建議, 一日三餐最好不要在公車上湊合解決, 只要略有計劃, 踏實下來安心吃飯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

打噴嚏不掩口鼻。 對於周圍人咳嗽、打噴嚏這些“小動作”, 許多人似乎並不當回事。 然而, 美國北卡來羅納州威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 流感患者能將含有病毒顆粒的飛沫散播到1.8米以外。 當肺結核、肺炎、流感等傳染病患者咳嗽、打噴嚏時, 體內的病菌便會隨口腔唾液、鼻腔分泌物擴散到周圍空氣中, 並長時間懸浮, 一旦健康人進入該區域, 就有可能因此感染發病。 因此, 咳嗽、打噴嚏時,最好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後把紙丟進垃圾桶。如果沒有紙巾,可用胳膊捂住口鼻,最好不要用手捂,以防病毒附著在手上,進一步傳播。

寵物隨地大小便。如今,社區裡的小路、草地常被當做寵物們的“公廁”,如果這些寵物糞便沒有被及時清理,就可能誘發人畜共患疾病。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起勇表示,寵物糞便中含有大量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如滌蟲、鉤蟲、蛔蟲卵、大腸桿菌等,而且易於滋生蚊蠅,傳播疾病。因此,專家建議人們遛狗時,最好帶上塑膠袋,寵物排便後應立刻撿起來,包裹後扔進垃圾桶。

公共場合脫鞋摳腳。在廣場、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當眾脫鞋、摳腳的不文明現象十分常見。如果脫鞋摸腳的人患有腳氣,那麼真菌就極易通過接觸,傳播到扶手、座椅等公共設施上,增加他人感染真菌和患上傳染性皮膚病的風險。因此,專家建議,應避免在公共場合脫鞋摳腳,看到他人有類似行為,使用他們接觸過的公共設施前最好簡單地清潔消毒。

患傳染病無防護下與人接觸。隨著城市人口的日漸密集,一些病毒會通過人際接觸,呈幾何狀傳播。患傳染病的人未做防護與他人接觸時,即使沒有咳嗽或打噴嚏等,也可能傳播疾病。因此,從病人角度講,應與健康人保持一定距離,外出戴好口罩。健康人在接觸病人或公共設施後要及時洗手,平時多做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咳嗽、打噴嚏時,最好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後把紙丟進垃圾桶。如果沒有紙巾,可用胳膊捂住口鼻,最好不要用手捂,以防病毒附著在手上,進一步傳播。

寵物隨地大小便。如今,社區裡的小路、草地常被當做寵物們的“公廁”,如果這些寵物糞便沒有被及時清理,就可能誘發人畜共患疾病。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起勇表示,寵物糞便中含有大量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如滌蟲、鉤蟲、蛔蟲卵、大腸桿菌等,而且易於滋生蚊蠅,傳播疾病。因此,專家建議人們遛狗時,最好帶上塑膠袋,寵物排便後應立刻撿起來,包裹後扔進垃圾桶。

公共場合脫鞋摳腳。在廣場、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當眾脫鞋、摳腳的不文明現象十分常見。如果脫鞋摸腳的人患有腳氣,那麼真菌就極易通過接觸,傳播到扶手、座椅等公共設施上,增加他人感染真菌和患上傳染性皮膚病的風險。因此,專家建議,應避免在公共場合脫鞋摳腳,看到他人有類似行為,使用他們接觸過的公共設施前最好簡單地清潔消毒。

患傳染病無防護下與人接觸。隨著城市人口的日漸密集,一些病毒會通過人際接觸,呈幾何狀傳播。患傳染病的人未做防護與他人接觸時,即使沒有咳嗽或打噴嚏等,也可能傳播疾病。因此,從病人角度講,應與健康人保持一定距離,外出戴好口罩。健康人在接觸病人或公共設施後要及時洗手,平時多做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