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目眩不容輕視 或為老年人中風預警信號
【環球網綜合報導】腿腳發軟、直冒虛汗、噁心想吐、目光所及之處天旋地轉...你是否曾有過暈眩的經歷?不要驚慌, 據法國《科西嘉晨報》報導,
暈眩是什麼?
暈眩是一個醫學術語, 通常指由身體平衡問題引發的症狀, 偶爾也由曠野恐懼症等病症引發。 這種症狀的表現各不相同:有些病人感到身處洗衣機內一般頭暈目眩, 這種狀態可以持續4個小時以上;有些病人一旦晃動頭部就會感到不適, 這也是最普遍存在的症狀;極少數病人會表現出一種偽醉酒狀態, 走路時控制不住地左搖右擺。
不同尋常的是, 暈眩的強度並不能代表它的危險程度。 任何暈眩的症狀都不是特別明顯, 卻給病人的生活造成壓力和影響。
暈眩的誘因是什麼?
事實上, 每位病人的暈眩症狀不盡相同, 存在著各種各樣潛在的誘發因素。 睡眠不足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解決的因素, 充足的睡眠和飽滿的精神就能避免暈眩的發生。 從機體層面來說, 內耳畸形、囊腫、顱內創傷和偏頭痛等病症都有可能引起暈眩。
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暈眩?
儘管發生暈眩的病人主要集中于20歲到30歲之間, 但上了年紀的人需要更加注意。 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一旦發生暈眩, 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暈眩經常發生嗎?
目前醫生仍未發現明確的發病規律。 在某些病例中, 病人每年發生一次暈眩, 有時甚至發生在同一日期。 其他則是每兩天就可能隨時發生一次暈眩。
暈眩後怎麼辦?
發生暈眩後應該及時就醫。 尖銳、密集或突發的暈眩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發的症狀, 更有可能是中風的初期症狀。 當病人的眼動測試結果異常時, 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檢查其位於內耳的位覺感受器壺腹脊是否發生病變。
如何治療暈眩?
對於不同因素引發的暈眩, 治療方法也不相同。 位覺感受器病變引發的症狀可以通過按摩椅的按摩進行緩解。 此外, 體療醫生的肢體平衡訓練和藥物治療也是常用的方法。 在法國, 虛擬實境技術為一些頗具療效的抗暈眩類藥物的研發帶來重大飛躍。
如何預防暈眩?
目前暈眩的預防方法有限, 醫生建議大量飲水, 必要時穿著壓力襪減緩暈眩後產生的肢體不協調。 (實習編譯:杜亦璞 審稿:王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