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能根治嗎 慢粒白血病症狀
一般藥物控制的好, 堅持治療, 是可以治療的, 要保持的樂觀的心態。
要強調的是目前公認TKI雖然可以控制, 但無法治癒慢粒(因為TKI無法清除慢粒幹細胞), 停藥仍停留在臨床試驗階段, 也就是說相關問題(如停藥標準、復發預測等)仍處於探索當中, 還極不成熟, 相關臨床研究也只是在大型醫院中由具有豐富經驗的醫生執行。
儘量目前慢粒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與進步, 但仍然存在三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1、慢粒微小殘留病灶的問題, 對於有效的與無效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中都存在靜止期的白血病細胞;
2、未沒有被清除殘留的幹細胞, 會導致了大多數慢粒白血病患者病情反復甚至是停藥後復發的情況;
3、目前還有大約10%-15%的慢粒患者對靶向藥有抵抗性, 療效不佳的情況下有高度疾病進展的風險。
慢粒白血病一開始都是會人渾身無力, 然後再是脾臟出問題, 之後就會是其他的問題。
1、體力下降:慢性白血病的最初表現就是頭暈、疲乏無力、體力下降, 人們在勞動後容易疲勞;有的慢性白血病患者還會有午後或傍晚低熱、出汗增多和消瘦;一些患者還會有皮膚紫癜或間斷的齦血;少數患者會有皮下小結節如綠豆大小或黃豆大小、質地稍硬、淺表淋巴結(頜個、腹股溝部)腫大等表現。
2、脾臟腫大:大多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左上腹脾臟有腫大以及胸骨部的按壓痛或自發性的骨骼疼痛;而脾臟的腫大會使患者上腹部脹滿、胃納減低;早期患者可以無任何自覺症狀只是查體時才發現;但是只要仔細地追問病史,
3、淋巴結腫大:大多數慢性白血病的症狀都會有輕度貧血表現, 隨後患者就會有頭暈眼花、疲乏無力、心慌氣短等不適情況;很多患者還會經常有淺淋巴結的腫大以頜下、腋下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為主,
4、貧血及出血:早期慢性白血病患者就會有肝臟輕度腫大, 其中脾腫大約占72%, 一般在肋下3~4crn, 個別患者會有平臍、腫大呈度不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明顯;其中患者們還會出現皮膚增厚、結節, 以致於全身性紅皮病等情況, 大多數臨床表現是以貧血及出血等症狀為主, 少數患者還伴有皮膚損害。
預防白血病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貓、雞和牛等動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經肯定, 這類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屬於T細胞型。
2、化學因素
一些化學物質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 亦有亞硝胺類物質、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黴素等誘發白血病的報導。 某些抗腫瘤細胞毒藥物, 如氮芥、環磷醯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證據顯示, 各種電離輻射可以引起人類白血病。 白血病的發生取決於人體吸收輻射的劑量, 整個身體或部分軀體受到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 小劑量輻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確定。 經常接觸放射線物質(如鈷-60)者白血病發病率明顯增加。 大劑量放射線診斷和治療可使白血病發生率增高。
4、遺傳因素
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白血病發病率高於正常人。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 白血病的起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 自身的遺傳條件很難改變,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避免接觸致病源、提高身體抵抗力來降低發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