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背薄一寸,命長十年

提起成語“虎背熊腰”, 很多人腦中會浮現出一個身體魁梧、健壯的人物形象。 但是, 由於年齡增長, 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 就不一定健康了。

養生之道:背薄一寸, 命長十年

俗話說, “背薄一寸, 命長十年”, 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 脊柱中有脊髓, 神經從脊髓分支出來, 散佈到全身各處, 大腦通過脊髓 和神經網路 指揮全身的活動。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脊背正中間是督脈, 總督全身陽氣。 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 膀胱經陽氣最多, 且與腎經相表裡, 腎主水, 於是膀胱經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 膀胱經還與其他腑髒有著緊密的聯繫, 例如肺腧、厥陰腧、心腧、膈腧、肝腧、膽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腸腧、小腸腧、膀胱腧 都在膀胱經上, 分佈於督脈兩側。 所謂“腧”, 就是轉輸、輸注之穴, 對保養和治療臟腑有重要的作用。 由此看來, 脊背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

老年人可以通過捏脊止痛、消除疲勞, 促進背部氣血循環, 減少背部脂肪堆積,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捏脊手法簡單, 操作方便, 療效明顯, 分為上捏脊和 下捏脊。 上 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向上捏至大椎穴(頸部下端,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督脈主一身之陽氣, 其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升陽的穴位。 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 逆經為瀉”的原則, 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陽, 屬於補法, 所以高血壓患者不太合適。 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 逆瀉督脈, 有 清熱、瀉火、通便的功效, 屬於瀉法, 適用於有發燒或便秘等實熱證的老人。

捏脊時, 讓老人俯臥或半俯臥, 使背部平坦鬆弛。 令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或者手握空拳,

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 拇指在後, 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撚動, 拇指向前推動, 邊捏邊向前推移。

如果感覺比較疼痛, 可以在捏脊前輕揉脊背部, 慢慢適應;捏脊時, 要注意保暖, 避免受涼;捏脊後要注意多喝水;若脊柱部位的皮膚有外傷或感染, 不適合捏脊;飯後不宜立即進行捏脊, 需休息2小時後再進行;有高熱、高血壓、心臟病或出血傾向者應慎用捏脊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