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uō Cǎo
【別名】縈草、山草、龍鬚草、羊單、山茅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擬金茅的全草或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laliopsis binata(Retz.)C.E.Hubb.
採收和儲藏:春、夏間採收, 曬乾。
【原形態】擬金茅 多年生草本, 稈高40-70cm。 基部葉鞘密被白色長絨毛;葉片狹條形, 寬l-3mm, 卷折成針狀。 總狀花序2-4枚, 呈指狀排列, 密被淡黃褐色絨毛;穗軸逐節斷落, 節間與小穗梗具長纖毛;小穗成對, 均結實且同形;無柄小雄長4.5-8mm, 中部以下被乳黃色或棕黃色長柔毛;第1穎邊緣稍內卷, 先端鈍或有2-3不規則的裂齒, 第2穎有短芒;第2外稃的裂齒間伸出1稍彎曲的芒。 5月抽穗。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中、西南及陝西、臺灣等地。
【化學成份】含半纖維素( hemicellu-lose)。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感冒;小兒肺炎;肺癆咯血;衄血;尿血;經行不暢;熱淋;乳腺炎;蕁麻疹;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附方】蓑, 本作衰。 《說文》雲:衰, 草雨衣……從衣象形。 ??, 古文衰。 後從艸作蓑。 本品可編制雨衣, 故名蓑草。 又可纏繞作繩, 故名縈草。 羊喜食之, 故又名羊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