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腦中風怎麼康復

腦中風的疾病是好多朋友會出現的一種嚴重疾病, 對於患者來說是特別痛苦的, 嚴重了後讓患者的行動受到限制, 這也常常是腦中風患者的最嚴重問題, 也有一部分腦中風的患者生命和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在出現腦中風的情況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和調理, 對於腦中風的康復問題, 我們通過下面的介紹來進行一下瞭解。

心理疏導:這是家庭康復措施中的重要環節。 中風病人由於偏癱或失語,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常表現為抑鬱、悲哀、自卑等心理狀態, 性格也變得暴躁。 家屬應多給予些愛心和理解, 滿足其心理需求, 盡力消除病人的悲觀情緒。

按摩患肢:按摩療法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 促進局部血液和淋巴迴圈, 從而防止或減輕肌肉骨骼的廢用性萎縮。 患肢應處於功能位置, 勿使肢體關節扭轉、彎曲、防止關節攣縮。

按摩前要洗手, 剪指甲, 並用滑石粉塗於按摩的皮膚。 對痙攣性癱瘓手法要輕, 使其放鬆, 以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對軟癱患者手法宜深而重, 以刺激神經活動過程的興奮性。 按摩的時間每日2次, 每次30分鐘。 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1)摩法:用手的掌部或指腹在患部順著淋巴回流方向, 由末梢向心地輕輕撫摩, 可以幫助靜脈淋巴回流。

(2)探擦法:用手掌、大小魚際、掌根或指腹在皮膚上摩擦, 方向不走, 用力較大而均勻, 動作連貫, 使局部皮膚有灼熱感, 使皮膚與皮下組織血運豐富、營養改善。

(3)揉捏法:用手指或手掌作相對的不斷的用力旋轉進行, 使肌肉韌帶營養得到改善。

被動運動:主要作用是促進肢體血液迴圈, 維持關節韌帶活動度,

減輕肌肉痙攣。 主要操作肢體各關節方向的被動活動。 順序為先大關節, 後小關節, 運動幅度從小到大。 每日2次, 每次30分鐘。

主動運動:主動運動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 活躍各系統生理功能, 預防併發症。 主動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切不可操之過急, 由於中風導致肢體功能活動降低, 部分關節肌肉處於廢用狀態, 患者關節強直肌肉萎縮, 故大多數患者懶于活動, 此時, 家屬要督促和協助患者進行鍛煉。 從單個關節主動運動開始, 直至多關節運動, 運動時盡可能帶動患肢一起活動。 在進行坐、站、走功能訓練時, 家屬要站在病人患側, 協助病人坐起、站立, 行走時要求病人儘量抬高患肢。

以上就是關於腦中風怎麼康復的介紹,

在有腦中風的情況後我們需要進行正規和系統的治療, 而在平時的時候對腦中風的預防也特別重要, 不但要有正規的生活習慣, 而且還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患者不要出現過量飲酒或是不注意身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