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別再誤解這個事是錯誤的
核心提示:一直以來, 你認為是正確的生活常識也許恰恰是錯誤的, 讓醫生來一一向你解說那些你容易誤解的健康常識!
據MSN JAPAN報導, “食品添加劑對身體不好”“如果發燒的話就冷卻額頭”……諸如此類的說法每個人都爛熟於心, 幾乎是一種被公認了的健康常識, 但其實, 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接下來我們就讓專業運動員的健康管理醫生以專業的醫學知識幫大家分析“人人熟悉的健康常識”的誤區!你不妨看看, 你的健康常識踏入誤區了嗎?
誤區1:發燒的話應該冷卻額頭
實際:就算用冰袋冷卻額頭, 也並沒有降溫散熱的功效
很多人患上感冒發燒以後, 就會用冰涼的毛巾或者其他的東西冷敷額頭,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這是因為想要退燒, 就必須讓血液的溫度下降, 但是額頭上並沒有相對比較粗的血管, 無法有效達到退燒降溫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誤區2:“飯後用藥”指的就是吃完飯後馬上用藥
實際:“飯後”指的是吃完飯後30分鐘
你是否糾結過“飯後用藥”的“飯後”到底是什麼時候?實際上, “飯後用藥”並不是指吃完飯後馬上吃藥, 而是指吃完飯後過約半小時再吃藥。 這是因為飯後馬上吃藥, 藥物會和食物混在一起, 以糊狀形態被運到小腸, 而藥物要通過胃部吸收才能發揮功用, 被同食物混在一起運到小腸後就無法發揮其本身的作用了。
而飯後半小時再吃藥, 此時食物的消化已基本結束,
誤區3:食品添加劑有害身體健康
實際:食品添加劑也有天然存在的成分, 不能說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有害健康
在購買食物的時候, 對於食品添加劑的存在比較介意的消費者其實並不少。 大多數人都認為食品添加劑是人工製成的物質,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如維生素、氨基酸、檸檬酸等食品天然含有的成分也被包含於食品添加劑的範疇中。
在日本, 可使用添加劑的量被嚴格限定在“國際機關認定無害量的1/100”, 因此日常攝入進身體的食品添加劑也嚴格遵照限定基準範圍內, 不能說所有的添加物都是有害的。 現在消費者的主流想法是“總之避開食物添加劑比較放心”, 可是為了生活的便利, 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也是極有必要的。
誤區4:為了保持健康應該食用植物油
實際:會減少好膽固醇的攝入, 造成身體酸化
通常人們都認為油是減肥人士的天地, 如果攝入量過大確實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一般情況下, 脂質大部分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種, 而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一價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通常給予人們健康印象的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如果攝入過多, 那麼連同壞膽固醇一起, 好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會下降, 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易酸化,
專家建議, 在飲食的時候最好是將飽和脂肪酸、一價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按照3:3:4的比例進行攝取, 這對身體是最好的。 因此不能特別偏好某一種油, 而要魚、肉、植物油三者進行平衡搭配。
誤區5:擦傷別貼創可貼, 使其乾燥好得快
實際:如今治療擦傷的主流療法是“濕潤傷口再治療”
從前我們擦傷以後, 一般的常識都是“讓傷口幹了結痂就會好了”, 但最近, 這種療法已經過時, 不少人都知道這種方法會留下傷疤。
由於從傷口處流出的體液含有治癒傷口的成分, 因此, 在受傷之後應將傷口進行清洗, 然後用創可貼等貼於傷口處, 防止體液乾燥, 保持濕潤狀態, 這種方法已經成為現今主流。另外,用創可貼保持傷口的密閉環境有利於降低感染可能,也有利於減少痛感對神經的刺激。
正確的傷口處理應該是這樣的:
(1)用自來水將傷口洗淨;
(2)用棉簽將傷口附近的細沙、灰塵等拭去;
(3)貼上創可貼
如果使用消毒劑的話,可以在使用少量之後用清水沖洗,因為消毒劑對皮膚細胞有一定的損害,有可能延遲傷口的治癒。
這種方法已經成為現今主流。另外,用創可貼保持傷口的密閉環境有利於降低感染可能,也有利於減少痛感對神經的刺激。正確的傷口處理應該是這樣的:
(1)用自來水將傷口洗淨;
(2)用棉簽將傷口附近的細沙、灰塵等拭去;
(3)貼上創可貼
如果使用消毒劑的話,可以在使用少量之後用清水沖洗,因為消毒劑對皮膚細胞有一定的損害,有可能延遲傷口的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