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藥無痛灌腸 巧治小兒高燒

帶著患兒來這裡就診的媽媽們再也不用作痛苦狀了,因為時下正被該院廣泛推廣的專治高燒不退的新型特色療法———中藥灌腸,因其顯著的療效,讓患兒的父母不再愁眉苦臉。
在醫院院兒科裡,幾乎不用哄勸,前來接受此療法的孩子們都能很自願地配合。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鄭軍講,雖然口服中藥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效果好、副作用少及價格低廉,但是由於中藥苦口,孩子大多只能被迫接受,尤其是嬰幼兒服藥更加困難。鑒於此,該院兒科應用中藥灌腸法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開闢了兒科給藥的新途徑。灌腸從直腸給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分別灌入20~100毫升不等的“清感合劑”,藥物能在腸道保留4~5個小時左右,患兒不疼不脹不難受,避免了口服苦藥湯帶來的抵觸情緒。
中藥灌腸退熱為何療效顯著?鄭主任說,直腸給藥沒有經過消化道和肝臟解毒,經腸黏膜吸收後,直接進入下腔靜脈,比口服湯藥效果好。和退燒的西藥比,不僅副作用少,而且中藥灌腸退燒溫和、持久、穩定,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通便的作用,既治標又治本,所以體溫降下來之後還不易反彈。鄭主任說,只要感冒發燒的孩子均可採用灌腸退熱法,一般1天灌1次,灌腸1~3次後,大多數患兒的體溫即可降至正常。但如果是因患水痘、風疹等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熱,灌腸的次數要相對多一些,大約需要3~5次。據鄭主任介紹,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開展中藥灌腸治療高燒已經有好幾年的診療歷史了,而採訪中記者看到,接受灌腸療法治高燒的患者既有半歲的嬰兒,同時還有18歲的大小夥子。
當問及今年小兒感冒和往年有何不同時,鄭主任指出,今年很少有因畏寒得“涼感冒”的,而大多數患兒是因為天氣乾燥、飲食不節、內生痰火而致的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咽痛、流涕、痰多、舌苔厚膩等,經化驗室檢查均表現血象高或正常,其提示在感冒人群中因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的都有。針對現在風乾物燥的暖冬形勢,鄭主任提示,感冒的孩子應該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忌過量食用花生瓜子等容易上火的乾果,少吃甜食,少喝飲料。上幼稚園和上學的孩子一旦感冒發燒,應在家好好休息,避免交叉傳染。家庭以及人員密集的地方,如學校和幼稚園,應該特別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