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預防亞健康應要“治未病”

亞健康、治未病, 一個是當代醫學新名詞, 一個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 當前備受關注的“亞健康”, 卻早在兩千年前已有解決之道, 無不讓人感歎先人的智慧。

亞健康是介於健康者和疾病患者之間的一種部分生理功能下降的狀態。 亞健康狀態的人, 處理得當身體可向健康方面發展, 反之則向疾病方向轉變。 據我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亞健康人群約占我國總人口的60%, 其中主要以中年群體居多, 約占48%~50%。 亞健康狀態在城市居民、青年學生、知識份子、機關幹部和軍人中普遍存在。 “治未病”首見於《素問?6?1四氣調神論》篇,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這段話從正反兩方面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 已成為預防醫學的座右銘。

中醫歷來防重於治。 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 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 利用中醫進行養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治未病”是中醫的健康觀, 是古代醫家幾千年來在預防和治服瘟疫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科學思想, 是中醫學奉獻給人類的健康醫學模式。 《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 中醫治欲病, 下醫治已病”, 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

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

關於如何“治未病”, 治療亞健康的保健良藥五行寶研發專家宋清平告訴我們:人體五臟:肺、肝、腎、心、脾, 對應五行平衡學中的金、木、水、火、土, 稱之為人體五行。 人體五行順應自然生物規律, 亦相互依存制約, 五行平衡為人體生命中樞, 人體一切疾病都是五行失衡的結果。 只有能全面調理人體各臟器功能, 平衡五臟, 才能告別亞健康狀態。

“治未病”主要突出一個“未”字。 有一則典故: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 都精於醫術, 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佳, 中兄次之, 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 於病情發作之前, 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

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 于病情初起時, 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 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 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藥教藥, 都以為我醫術高明, 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醫術最精湛, 能把病在發作前剷除卻不為人認可。 可見, 病人往往不注意防病, 而正真的醫生都應能夠指導人群防病把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如果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而忽視調理, 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和惡化;而通過合理的干預和預防, 往往能使機體恢復健康。 因此, “治未病”的理念和服務體系將有效克制亞健康, 將潛在的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