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中醫辯證治療方法是什麼?
導致人們出現痔瘡的原因很多, 首先和不規律的飲食有關係, 現在人們的工作壓力都很大, 經常會為了工作而廢寢忘食, 在飲食上經常暴飲暴食, 其次, 懷孕期間的女性, 盆腔很容易受到壓迫, 血液迴圈會受阻, 這些都很容易導致出現痔瘡, 下面介紹中醫辨證治療痔瘡的方法。
痔瘡中醫辯證方法:
燥熱型
症見便血鮮紅, 量較多, 肛門腫痛, 大便秘結, 口幹舌紅, 脈數有力。
治宜涼血通便, 方用涼血通便湯, 藥用生地黃、牡丹皮、玄參、黃芩、梔子、生大黃(後下)、芒硝(沖)、槐角、甘草等。 症狀較輕者, 用腸風瀉熱散以清熱瀉火、祛風止血, 藥用金銀花、連翹、地榆。 荊芥炭、甘草。
濕熱型
症見便血血色晦暗, 量較多, 肛門腫脹, 糜爛滋水, 疼痛, 可伴發熱, 頭痛, 大便黏滯, 舌質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治宜清熱利濕, 方用清熱利濕湯, 藥用金銀花、當歸、蒲公英、槐花、陳皮、茯苓、車前子、甘草。 惡寒發熱者加荊芥、薄荷;熱甚、腫痛者加柴胡、黃芩、黃柏;濕盛者加赤小豆、白茅根。
熱毒型
症見肛門劇痛腫脹, 痔核紫暗壞死, 腐肉不脫, 膿血腥臭, 排便不利, 肛門脫出, 伴壯熱頭痛, 汗出口渴, 舌質紅黃膩, 脈洪數、弦數。
治宜清熱解毒, 方用解毒消腫湯, 藥用金銀花、蒲公英、連翹、茯苓、車前子、枳殼、當歸、黃柏、赤芍、柴胡、陳皮、甘草。
瘀結型
症見便血或有或無, 血色或紅或暗, 肛門墜脹, 腫塊紫暗或發黑, 排便不利, 舌質紫暗, 脈有力見澀。
治宜化瘀散結, 方用活血散瘀湯, 藥用金銀花、當歸、紅花、陳皮、甘草。 腫痛甚者重用金銀花, 加乳香、沒藥, 便秘者加槐角、炒萊菔子;腫塊不消加三棱、文術。
氣虛型
症見便血血色淡, 肛門潮濕有黏液, 便後腫物脫出, 伴身困乏力, 瘦弱, 脈無力, 舌淡少苔。
治宜益氣固脫, 方用補氣升舉湯, 藥用黃芪、黨參、升麻、柴胡、枳殼、熟地黃、當歸、白術、茯苓。 氣虛重者加重用參、芪、術、草;血虛者重用黃芪、熟地黃、雞血藤;腹脹喜按者加肉桂、附子、乾薑;肛門潮濕者加薏苡仁、龍骨、牡蠣。
血虛型
症見便血血色淡, 量較多, 肛門墜脹或脫出, 面色萎黃, 頭暈心悸, 手足發麻, 舌質淡白, 少苔, 脈細軟而數。
治宜補血養血, 方用五味補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