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跋
我同天來道長無緣面識, 但從他所著之《道德經解讀》中, 認識到這是一位元志向非凡、胸懷大道的長者、智者。 從書中閃爍著慧光的字裡行間,
天來道長生前以度人、度己之心靜思妙道, 且勤於身體力行, 深得大道養生之精髓。 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對學生們剖析、總結道教經典精華所在, 並將其歸納為“道學的四書五經”, 將《道德經》列為“道學五經”之首, 而將《參同契》、《悟真篇》分列為“道學四書”之第一、第二。 如果說《道德經》是對自然大道的終極概括, 那麼《參同契》則是真修實煉者的行動指南。 前者目的在於“悟道”, 後者目的則在於“證道”, 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
《參同契》成書于東漢順帝年間(西元126~144), 作者為魏伯陽及其同道。 以四言、五言、亂辭方式精闢闡述三方面內容:一、“歌述大易”。 闡明《易經》對“人天合一”整體觀認識宇宙本質的指導意義;二、“黃老之學”。
《悟真篇》出版於北宋(西元1063年)。 如果說《參同》為“外丹”學之祖書, 那麼《悟真》就是“內丹”學啟導者, 因此後世並稱兩書為“萬古丹經之王”。 天來先生將《道德經》、《參同契》分列為“道五經”之首和“道四書”之冠是一種創舉, 為渴望道學修持之後來者指明了學習方向。
#p#副標題#e#
古往今來, 為《道德經》注釋者已超過三千家, 諸家之作精彩紛呈, 各見其所見, 各得其所得。
這次與天來道長大作同時重刊的是先生珍藏的王弼《道德眞經注》。 這是日本國寬永七年(西元1667年)的原版影印本。 寬永年間的原版書如今已極為罕見,
三十年來, 道德經的考古研究屢有新發現。 郭店楚墓出土之《道德經》可能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版本了。 可惜, 全書只有兩千七百餘字, 同《道德經》五千言之數相差太遠, 因而只能算是道德經之節寫本。 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種帛書道德經寫本(即甲本和乙本),
馬王堆帛書《道德經》雖為最古版本,
令人遺憾的是, 王弼雖是才華橫溢的“鬼才”, 卻英年早逝, 去世時年僅二十四歲。 這就提示, 王弼並非一位具有大道修真經驗的實踐者, 而道德經的精髓卻在攝生之道, 老子強調說:“修自於身, 其德乃真”。 換言之, 不知修身者, 也就不知“德”之“真”。說白了,修道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深根固柢,長生久視”。故爾,像王弼這樣一位不諳養生之道的天才少年,很難就此有過人之見,不能不說這是王弼注道德經的先天缺憾。
好在天來道長作為全神養真(全真)之得道者,有數十載的攝生實修的經驗,為我們留下一部究人天之際,察萬物之情,通古今之變,證大道之真的《道德經解讀》,完全能彌補王注之撼。
晴空碧樹,櫻花盛開。在五彩繽紛、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光裡,兩部道書佳品連袂再版,這是道學界的盛事,也是對早島天來先生百年華誕以及他所創辦的日本道觀成立三十周年的最好紀念,因以為記。
(2011年8月)
也就不知“德”之“真”。說白了,修道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深根固柢,長生久視”。故爾,像王弼這樣一位不諳養生之道的天才少年,很難就此有過人之見,不能不說這是王弼注道德經的先天缺憾。好在天來道長作為全神養真(全真)之得道者,有數十載的攝生實修的經驗,為我們留下一部究人天之際,察萬物之情,通古今之變,證大道之真的《道德經解讀》,完全能彌補王注之撼。
晴空碧樹,櫻花盛開。在五彩繽紛、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光裡,兩部道書佳品連袂再版,這是道學界的盛事,也是對早島天來先生百年華誕以及他所創辦的日本道觀成立三十周年的最好紀念,因以為記。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