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早期教育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現在的父母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 實際上, 孩子的教育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 也是很複雜的工作, 尤其兒童在早期的時候, 應該做什麼樣的教育是讓父母們非常頭疼的問題, 為了充分開發孩子的大腦, 父母們不妨嘗試下列這些兒童教育方法。

兒童早期教育知識:

0-3個月可以用黑白閃卡進行視覺訓練、用撫觸球進行觸覺鍛煉

4-6個月可以進行翻身訓練, 孩子會感受旋轉空間

7-9個月進行多種口味食物的適應, 手部抓握訓練, 簡單的發音練習

10-12個月進行爬行, 記得一定要多爬, 便於日後感統協調

13-15進行站立和邁步練習, 語言的學習

16-18大肌肉的鍛煉

19-21自認識的建立

22-24簡單的人際關係建立, 初步的人際交往

25-30自服務意識的建立, 譬如準備好熱毛巾, 孩子自己洗臉, 自己穿鞋, 自己餵飯。

31-36分類的學習, 概念的認知, 規則意識的建立。

早期教育廣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 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 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幼兒早教讀、寫、算, 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 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 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

家庭教育對早期教育有重大影響。 其中"體能、智慧、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最為科學, 依據五萬份孩子成長基準資料, 提煉出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 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規律, 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 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 教育, 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 若從10歲開始教育, 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不可能期望二三歲的寶寶用意志和努力來學習, 但只要引起孩子興趣, 他們也可以長時間地專注于一項活動。 只要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能創造很多教孩子學習識字和閱讀的情境。

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大腦的發育, 包括遺傳因素, 營養狀況, 家庭環境, 日常經歷和身體鍛煉。 過去, 一些科學家們認為大腦的發育是由遺傳決定的, 擁有什麼樣的基因就發育成什麼樣的大腦,

發育的過程遵循一個既定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