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吃藥、冰敷、酒精擦浴,哪個是正解?
孩子發燒了, 家長看到攀升的體溫通常會很著急, 體溫高低也成了家長判斷疾病嚴重程度的唯一指標。 其實, 很多家長對孩子發燒的認識和處理存在問題。
發熱是為了對抗外來感染
發熱通常指孩子的體溫高於37.2℃。 發熱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細菌或病毒等有害物質的侵襲而表現出的症狀。
大腦中的下丘腦是控制體溫高低的“遙控器”。 下丘腦會設定一個基礎溫度, 控制體溫在基礎溫度上下浮動。
孩子發熱時的精神狀態, 是比體溫數值更有效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 所以, 家長應當關注孩子是否像往日一樣有活力, 還是萎靡不振。 當孩子發熱伴有腹痛、皮疹、煩躁不安、虛弱到不能進食液體、尿少等其他症狀時, 應及時帶孩子就醫。
用退燒藥要根據體重計算藥量
孩子一發燒, 許多家長就跟著焦慮緊張。 有些家長誤以為發燒會燒壞孩子的大腦,
適用于兒童的兩種口服退燒藥是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即我們平時常說的美林和泰諾林。 用退燒藥要根據體重計算藥量, 而不是年齡。
高熱兒童禁用酒精擦浴
退燒針大家都聽說過, 發熱打一針, 見效快。 但是退燒針的主要成分是糖皮質激素, 它抑制孩子體內的免疫反應暫時達到退熱效果,
當孩子的體溫不再繼續上升, 沒有寒戰等表現時, 家長可以在孩子體溫逐漸下降的過程中, 採取物理降溫, 提升孩子的舒適度。 常用方法為溫水擦浴和將冰袋放置於額頭、腋下和股動脈等大血管處。 冰袋不能放在腹部、頭頂和腳心, 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酒精擦浴可使血管劇烈擴張, 引起虛脫或酒精中毒, 嚴重時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酒精擦浴禁用於高熱兒童。
當孩子體溫逐漸下降時, 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 退熱期間孩子會出汗, 有些家長怕孩子著涼, 會錯誤地給孩子添衣加被, 裹得嚴嚴實實。 其實這樣做會影響孩子體表散熱,
文/北京協和醫院兒科 程蕾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 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