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春季養肝 你落入這些誤區了嗎?

春季養肝不能盲目吃酸, 需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調養;運動有助於升發陽氣, 有益肝臟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副主任醫師侯江濤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結合四季時序變化來養生是中醫的一大特色。 春季大自然陽氣升發, 除了順應天時養護好體內的陽氣外, 根據中醫的五臟調養法——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眼下養肝正當時。

提到養肝, 很多人各有心得, 比如按中醫“五味入五臟”的理論, 酸味入肝, 所以有人提醒養肝多吃酸;又如運動升陽, 多動多發汗助排毒減輕肝臟負擔……但專家提醒,

養生應因時因人而異, 這個時節多吃酸味, 對肝陰虛者可能是“補”, 對肝火旺的人可能是“火上澆油”。 不根據個體辨證來養肝, 很可能落入誤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甯、張秋霞

誤區1:

酸味補肝, 多多益善?

講到養生, 吃什麼一向是大家關心的主題之一。 中醫有“五味入五臟”之說, 將食物分苦、酸、甜、辣、鹹五味, 分別對應心、肝、脾、肺、腎, 認為“酸味補肝”。 提到飲食養肝, 關注養生、對中醫理論有一定瞭解的人會聯想到多吃些酸味食物, 最常見的如烏梅、山楂、檸檬、橙、橘等水果以及醋等。 所以, 春季有不少人選用這些酸味食物直接吃或用來作為調料入菜提味, 認為以此“補肝”, 多多益善。

“酸味入肝是沒錯, 但認為春季養肝應多吃點酸,

卻是一知半解, 容易落入誤區。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副主任醫師侯江濤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說, 酸味食物有助收斂肝陰, 對於肝陰虛的人群, 春季養肝適當吃些酸味食物, 使陰血更足。 但從門診的觀察來看, 有不少人是肝火過旺, 如果再用酸味補肝, 無異於“火上澆油”, 反易因肝火過旺容易傷脾, 影響胃腸功能, 不利於消化吸收。 所以,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就建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 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蘿蔔、紅薯、南瓜、栗子、山藥等, 無論肝火旺還是肝陰虛的人群都可以適當多吃都有助健脾。

專家支招:

1.肝火旺:

試試菊花玫瑰茶飲

“肝火旺的人比較亢奮,

易發怒, 如患有高血壓則容易頭暈。 ”侯江濤說, 肝火本來就旺的人, 到了春天隨著自然界陽氣和體內陽氣的進一步升發, 易出現口苦、目赤,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在這個季節就容易發作了。 這類人春天養肝要適當疏肝瀉火, 避免肝火太旺, 他推薦可試試以下兩款茶飲:

(1)菊花玫瑰茶飲

材料和做法:菊花10克, 玫瑰5克, 用開水泡開當茶飲。

功效:菊花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玫瑰偏溫, 且有疏肝理氣、安神助眠的作用, 兩者以2︰1的比例入茶有助清肝火, 又不至於太寒涼。

(2)決明子茶飲

材料和做法:炒決明子15克, 用開水泡當茶飲用, 可重複泡多次。

功效:決明子清肝瀉火兼明目, 有助降壓降脂。

2.肝陰虛:

喝百合枸杞粥養陰安神

“肝陰虛的人容易出現口燥咽幹、心煩、潮熱盜汗等症狀。

”侯江濤說, 這類人一般睡眠不好, 不少人長期熬夜, 臉色發青, 給人感覺“氣色不好”容易煩躁。 “肝主藏血, 夜間血歸於肝臟, 滋養肝血”, 在調養上, 避免熬夜, 調節好睡眠、提高睡眠品質是關鍵。 可適當吃些疏肝養陰、安神的食物, 比如——

百合枸杞粥

材料和做法:百合30克, 枸杞10克, 粳米100克, 洗淨加水同煮, 至粥成時加入適量冰糖。 可早晚服用。

功效:百合有清熱、安神的功效, 枸杞子養陰補血、滋補肝腎。

誤區2:

春天養肝升陽多吃溫補物?

很多注重養生保健的街坊都熟知中醫“春夏養陽”的理念, 落實到飲食上, 認為養陽應該多吃些溫補的食物, 像羊肉、狗肉或一些辛辣的菜, 這種想法靠譜嗎?

“理論上沒錯,

但實際上也只對了一半。 ”侯江濤說, 如果是處在冬春之交、早春時節, 大自然餘寒未盡, 適當吃些溫熱食物有助祛寒升陽, 但羊肉等太過溫補的食物一般宜在冬天大寒時節吃。 對肝氣鬱結體質的人, 春天最好吃些有助疏散肝氣的應節時蔬, 如韭菜、香菜、生薑、香椿等, 也有助於升發體內陽氣、起到養肝的作用, 但肝火旺的人不適合食用。

誤區3:

運動多出汗, 排毒更益肝?

春暖花開, 在大好的春光中, 人們的運動熱情比冬天不知要高漲多少倍。 很多人也認為多運動多出汗, 也是一種“排毒”的方式, 可減輕肝臟代謝的負擔。

“運動確實有助體內陽氣的升發, 對肝臟有好處。 ”侯江濤說, 每週最好能堅持5天的有氧運動, 如跑步、游泳等, 有助於脂肪肝的防治。

不過, 每次運動最好控制在單次時間40~60分鐘、運動時最高心率不超過(180-年齡), 避免運動太久太激烈、出汗太多, 耗傷陰血, 反而傷肝。

誤區4:

“夜臥早起”, 春天熬夜不要緊?

《黃帝內經》論及春季養生, 提到“夜臥早起”, 難道春天適當熬夜就不要緊了?

“這是相對於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古人而言的。 ”侯江濤說, 比起冬天, 春天天色亮得早、黑得晚, 所以《黃帝內經》中, 冬季夜長日短, 養生起居是“早臥晚起”;立春過後日長夜短, 順應天時就應“夜臥早起”, 助體內陽氣升發。 此中的“夜”是指太陽下山、天黑之後。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 現代人一年四季夜生活豐富, 熬夜的人越來越多。 因工作需要或是沉迷於娛樂當中, “晚上不睡, 早上不起”、日夜顛倒的“夜貓子”並不少見。

“除非是工作原因,實在迫不得已,建議晚上不要超過11時入睡。”侯江濤提醒說,熬夜最傷肝。偶爾熬夜一兩次問題不大,但儘量早睡、保證每晚有6~8個小時的連貫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實可行的養肝之法。

“春季養肝一定要因人而異,辨體質調養,建議在自己搞不清楚的情況下,找專業醫生幫忙調養。”侯江濤再三強調。

“除非是工作原因,實在迫不得已,建議晚上不要超過11時入睡。”侯江濤提醒說,熬夜最傷肝。偶爾熬夜一兩次問題不大,但儘量早睡、保證每晚有6~8個小時的連貫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實可行的養肝之法。

“春季養肝一定要因人而異,辨體質調養,建議在自己搞不清楚的情況下,找專業醫生幫忙調養。”侯江濤再三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