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血竭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及樹幹中的樹脂。

【其他名稱】騏驎竭、海蠟、麒麟血、木血竭

【英文名】Dragon’s Blood

【主要成分】含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素、血竭紅素、去甲基血竭紅素以及幾種黃烷醇、查耳酮、樹脂酸等。

【性狀】乾燥樹脂呈不定形的塊狀物, 大小不等, 表面有溝紋及因布包而遺留的布紋, 赤褐色或紫褐色, 質硬而脆, 斷面紫褐色至黑褐色, 有玻璃樣光澤, 有時有小孔, 用火燃之, 冒煙嗆鼻, 研成粉末則呈鮮豔的深紅色, 無香氣, 味甘鹹, 嚼之砂樣。

【功能主治】治跌打腫痛, 內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瘰鬁, 臁瘡潰久不合。 1.內服活血散瘀止痛:可用於外傷瘀痛,

筋骨傷痛, 血瘀痛經, 產後瘀阻腹痛及血瘀心腹諸痛。 2.外用止血生肌斂瘡:善治癰疽惡瘡, 久不收口, 及外傷出血。 3.治療腹中血塊。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 1~3分;或入丸劑,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藥內敷貼。 研末多入丸散劑, 每次1-1.5克沖服。 外用研末敷患處。

【禁忌】孕婦慎用。 凡血病無瘀積者不必用。

【生長地區】分佈印尼、馬來西亞、伊朗;我國廣東、臺灣亦有種植。

【炮製】拭去灰塵, 敲成小塊, 於冬季乾燥天氣, 放在石灰壇內使燥, 然後乘脆研未。 《雷公炮炙論》:“騏驎竭, 欲使, 先研作粉, 重篩過, 勿與眾藥同搗, 化作飛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