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家庭當中必須要有和諧溫馨的關係, 尤其是一個已經有孩子出生後的家庭, 家庭的關係和氣氛都非常的重要, 如果不和諧經常會打打鬧鬧, 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生過於孤僻或者去模仿大人的行為, 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傷害。

孩子看似是與爸媽分離的, 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但與自己不可分割的爸媽在同一屋簷下, 夫妻兩人的關係好壞與否, 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

好的夫妻關係幫助孩子順利地實現性別認同, 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平衡與適度親密, 還會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叫做“幸福”的種子。

父母穩定堅固的關係, 幫助男孩成長為男人、女孩成長為女人孩子在3歲之前,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 都與媽媽的關係更親密。

但從3歲左右開始, 孩子會本能地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 男孩更依戀媽媽, 女孩更依戀爸爸(雖然有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來)。

在這一階段, 如果父母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的這個願望, 譬如媽媽與兒子建立無比密切的關係, 並讓兒子知道, 媽媽在乎他更甚于在乎爸爸, 或父親與女兒非常親密, 並讓女兒相信, 爸爸愛她更勝於愛媽媽。 那麼, 孩子就可能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 他會過於依賴異性父母, 同時對同性父母缺乏敬畏並與之疏遠。

要順利地度過“俄狄浦斯期”, 關鍵是夫妻關係要和諧而平衡。 父母都愛孩子, 但他們同時又深深相愛, 他們不會因為愛孩子而忽略對對方的愛。 這樣, 孩子就會慢慢懂得, 儘管媽媽如此愛他, 但爸爸才是媽媽最好的伴侶, 而他不過是個孩子。

於是, 他會安心地做孩子, 享受父母給他的愛。 同時, 他努力向爸爸靠攏, 知道只有變得像爸爸一樣, 才能贏得媽媽更多的愛。 這種心理轉變, 是男孩成為男人和女孩成為女人的基本動力。

不要讓親子關係打破夫妻關係對於我們的文化, 這是一個挑戰, 因為我們習慣了將孩子置於家中最核心的位置,

但從心理學角度看, 這並不是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狀態。 在一個三口之家中, 爸爸、媽媽、孩子之間構成了一個三角關係。 當三個關係達到平衡的時候, 家庭關係穩固, 孩子自然而快樂地成長。

如果我們過於注重親子關係, 而忽視夫妻關係, 三角形的穩定會被打破。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將孩子稱為“家庭中的救世主”, 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保護家庭的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