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激素能夠治癒腎病
很多病人發病之初感覺倦怠,
雙腿沉重,
早上起來後,
臉部浮腫,
象“胖了”一樣,
到醫院檢查,
發現小便中有蛋白或潛血,
被確認為腎病。
腎病的常規治療,
往往採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環磷醯胺等藥物來控制尿蛋白、潛血。
剛開始治療效果還明顯,
化指標很快好轉、消失,
但遇到感冒、勞累又發作。
於是,
又開始使用激素,
如此反復,
一次比一次加重,
漸漸出現噁心、嘔吐等腎功能不全症狀。
其實道理很簡單,
小便中出現蛋白和潛血是因腎小球基底膜受到了嚴重損傷,
單純使用一些控制性藥物,
從指標上看尿蛋白、潛血暫時消失了,
並不等於腎病治好了,
這些激素類藥物有明顯的副作用,
治標未治本,
指標今天下降明天又會上升。
誤區二:指標降低證明腎病好轉
對於各種早期腎病,
如果只重視尿蛋白、潛血、白細胞、膿球的控制治療,
單純的把指標降下來,
而不對腎臟病變的原因進行治療,
最終會出現腎臟功能下降,
血液中大量毒素蓄積,
血肌酐、尿素氮不斷升高。
傳統的治療辦法認為:只要使血肌酐、尿素氮化驗指標下降了,
腎病就得到控制了。
於是給患者口服愛西特、澱粉、尿毒清、金水寶、腎衰寧等腸道排毒藥物,
用來降低肌酐、尿素氮。
卻忽視了對已經嚴重病變的腎臟本身的功能就行修復,
這樣在服用這些降低指標藥物的同時,
腎臟也會受到大量藥物的侵害,
腎臟功能迅速惡化,
從而失去了非常寶貴的治療時機。
患者逐漸出現嚴重的貧血、頻繁嘔吐、不能吃飯、厭食、血壓高、小便明顯減少、睡覺不能平臥、胸悶憋氣等尿毒癥症狀,
不得不走上長期血液透析或換腎的道路。
誤區三:透析,
無法擺脫
西醫認為,
尿毒癥患者如果開始了血液透析,
要想擺脫掉是不可能的,
但事實卻不盡如此。
因為每個人的原發病不一樣,
導致出現尿毒癥的原因及誘因也不完全一樣。
如果能採取有效的辦法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
擺脫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
多是病情長期穩定,
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對穩定,
並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
殘存的腎功能部分仍很可觀,
但往往由於感冒、發燒、肺部感染、腹瀉腸炎、泌尿感染、高血壓控制不良,
外傷或是與別人發生糾紛情緒激動,
或者工作疲勞未注意休息等情況,
導致病情發生惡化而透析的。
對於此種情況,
如能採取“海洋生命循經護腎療法”解決原發病,
使患者拉長透析間隔的時間,
最終擺脫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機會迅速正確的治療,
腎單位大量壞死,
最終無法逆轉,
就只有依賴透析了。
透析帶來的巨大費用和不適,
成為腎病患者和家庭難以承受的負擔。
誤區四:換腎,
最好的解決辦法
近幾年媒體對換腎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傳,
使得不少人一聽尿毒癥就聯想到換腎。
事實上,
很少有人能幸運地換腎成功,
因為腎源太少,
如果不是直系親屬能夠提供,
按照我國的法律,
等待屍體腎的機會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
而且並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
萬一失敗,
病人還要繼續接受透析治療,
甚至面臨再度換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