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遊,怎樣改善“環境時差失眠”?
現代生活中常常因為時差引起的失眠, 怪只怪人類的內在調律器─生物鐘, 仍然以約二十四小時的節奏運轉, 因此當我們急速變換時空, 比方坐飛機向東飛往美國時, 需要二至五天的時間來調整體內環境與外在環境的同步性, 在尚未調適之前, 難免會有幾天“萬人皆睡我獨醒”的情形。 人們出外旅遊日增的今天, 相信不少人有此體驗。
即使不出國, 大也都有在外過夜的機會, 有些人屬於“認床睡覺”型的, 此時便較容易失眠, 甚至會一夜熬到天亮。 大抵來說一般人在熟悉的臥室較能入睡, 而所謂“最佳的睡眠環境”則因人而異, 例如臥房的明暗、床墊之軟硬、室溫、以及獨眠或共枕皆各有所好, 喜歡就好。 有些自覺較會認床的人, 通常對新的睡眠環境有著預期失眠的心理, 這種預期心理往往比變換環境本身更易引起失眠。
當然, 惡劣的物理環境必定影響到生理狀況而導致失眠。 舉例來說, 太過悶熱的室溫, 太過吵雜的地區 (如身處鬧市), 或初登高山遇到氣壓變化等不舒適的環境中, 要想安睡實非易事。 這時就有必要改善外在環境, 如以裝設空調設備、加上耳塞等方式來改善。 常常, 某些平常物理環境的刺激帶有重大的個人意義時,
明白了這些道理, 對慢性失眠的患者, 我們可以從認知與行為的觀點來瞭解環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 這些患者在過去失眠所處環境中的各種刺激與訊息如臥室的亮度, 鐘錶聲, 甚至某條被單或枕頭等, 都有可能造成條件制約反應, 也即這些刺激曾經伴隨過夜夜的輾轉反側, 而變成了一個符號, 這時就有賴於行為治療分析的這些情境因素, 設法加以操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