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荊芥穗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穗

荊芥穗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花穗, 為穗狀輪傘花序, 長約0.5cm, 不規則小段。 花冠多脫落, 宿萼鐘狀, 先端5齒裂, 淡棕色或黃綠色, 被短柔毛。 小堅果棕黑色。 氣芳香, 味微澀而涼。

荊芥穗的功效

主治:解表散風, 透疹, 消瘡, 止血。 用於感冒, 麻疹透發不暢, 便血、崩漏、鼻衄。 發表, 祛風, 理血;炒炭止血。 治感冒發熱, 頭痛, 咽喉腫痛, 中風口噤, 吐血, 衄血, 便血;崩漏, 產後血暈;癰腫, 瘡疥, 瘰鬁。 荊芥穗效用相同, 惟發散之力較強。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 且有祛風功效。 主要治療感冒風寒, 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 常與防風相需為用。

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 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 荊芥又常用于瘡瘍初起有表症者, 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 既退寒熱, 又消癰腫。 荊芥炒炭應用, 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 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 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荊芥一藥, 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 炒炭則用於止血。 配防風、羌活, 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 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 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 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 治便血;配白茅根, 治鼻衄。 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 但紫蘇散寒力強, 偏入氣分, 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

偏入血分, 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 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荊芥穗的作用

解表散風, 透疹。 用於感冒, 頭痛, 麻疹, 風疹, 瘡瘍初起。 炒炭治便血, 崩漏, 產後血暈。

1、外感表證。 本品辛散氣香, 長於發表散風, 且微溫不烈,

藥性緩和, 為發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 對於外感表證, 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 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