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治療寶寶消化不良
建議家長在日常飲食上可有意識地給小孩搭配餵養些健脾養胃的食物, 如用山藥、山楂、薏米等來煲湯或煮粥。 對於已患病的小兒, 在飲食上更應以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並鼓勵患兒多喝加鹽的米湯水, 以保持足夠的體液防止脫水。
“小兒脾常不足, 風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於不注意飲食衛生而感受濕濁之邪, 就會發生腹瀉疾病。 ”肖達民稱,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小兒發病與否與其脾胃功能密切相關。 進入秋冬時節可以適當煲些山楂、麥芽、穀芽、扁豆、山藥、鴨腎等調理脾胃的湯水或粥水,
山藥蓮子粥
山楂(50克左右)和蓮子(20~30克)給寶寶煲粥喝, 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 一起吃下去。 對不到1歲的小兒, 山藥和蓮子要儘量碾碎。 幹的可磨成粉, 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餵養。 此粥可溫胃健脾, 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
山楂粥
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 煮的過程中可加入三兩片薄薑。 粥成後加些許糖即可。
薏米胡蘿蔔湯(粥)
薏米(30克)、胡蘿蔔(半個)加山藥(20克)煮水, 或者跟粥一起煮, 飲水或喝粥。
以上所薦的食用法最好諮詢醫生, 並視小兒脾胃狀況每天分兩三次食用,
小兒一旦患上腹瀉, 家長在飲食上要更加注意。 如, 以母乳餵養的嬰兒可以繼續哺乳, 但暫停輔食。 人工餵養的患兒則應給予清淡流質或半流飲食, 如米湯、粥水等, 牛奶一定要稀釋, 或用發酵奶、腹瀉專用奶粉, 有必要的還須短期暫停餵奶。 出現嚴重嘔吐症狀的患兒, 可暫時禁食4~6小時, 待好轉後繼續餵食, 量要由少到多, 食物也要由稀到稠。
另外, 家長還需學會觀察小兒有沒有出現其他症狀, 如, 皮膚是否明顯乾燥、彈性差, 囟門有沒有凹陷, 眼窩是否凹陷並出現啼哭少淚, 手腳是否發涼, 是否出現尿少甚至無尿症狀, 以及頭頸和手腳是否發軟無力等等。 若出現上述相關症狀, 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