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宮縮和胎動的區別

宮縮和胎動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往往將宮縮和胎動兩者弄混淆了, 如果要很好的區分宮縮和胎動, 我們必須先深入瞭解什麼是宮縮和什麼是胎動。 在瞭解了這兩者的概念後, 我們再做出比較就能很好的看出宮縮和胎動的區別了, 下文一起看看。

宮縮和胎動有一點相同, 所以我們才會混淆, 很多人都將宮縮誤會成是胎動了, 女性朋友肯定要學會如何區分宮縮和胎動, 這樣有利於自己如何分辨出是否胎動。

宮縮: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徵, 簡而言之, 就是有規則的子宮收縮即宮縮。 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 強度較弱, 逐漸變得有規律, 強度越來越強, 持續時間延長, 間隔時間縮短, 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 持續50—60秒。 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 尤其是最後幾周內。 胎動後, 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覺腹部不時的變硬。 這種宮縮無規律性,

無週期性, 也不會有疼痛感。

胎動(Fetal movement),指的是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 懷孕滿4個月後, 即從第5個月開始母體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 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 這就是胎動。 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 胎動是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活動。

假性宮縮與真宮縮的區別

分娩前數周, 子宮肌肉較敏感, 將會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 持續的時間短, 力量弱, 或只限於子宮下部。 經數小時後又停止, 不能使子宮頸口張開, 故並非臨產, 稱為假陣縮。 而臨產的子宮收縮, 是有規則性的。 初期間隔時間大約是10分鐘一次, 孕婦感到腹部陣痛, 隨後陣痛的持續時間逐漸延長, 至40秒~60秒。 程度也隨之加重,

間隔時間縮短, 約3~5分鐘。 當子宮收縮出現腹痛時, 可感到下腹部很硬。

宮縮和胎動的區別

所謂假宮縮可以視為臨產前子宮的“熱身”運動, 與要臨產的真宮縮相比, 它的強度弱且不規則, 無促使宮頸縮短、宮口開大的效能。 而真宮縮是規律的, 其間隔越來越短, 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力量越來越強。 至於胎動, 是胎兒在子宮內羊水中運動對子宮壁的碰撞而使媽媽感受到的感覺, 胎兒在子宮內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 有翻筋斗、拳打腳踢、脊柱屈伸等大運動, 也有打嗝、手足小運動, 甚至吸吮手指頭等小運動, 還有不停的宮內呼吸、心跳、腸蠕動等等小動作媽媽感受不到。 運動方式不同、運動強度不同, 媽媽的感覺也不一樣。 實際上,

胎兒在子宮內9周就有胎動了, 但力量太小, 直到懷孕16周~20周, 才有足夠的力度讓媽媽感受到。

因為子宮收縮與胎動的原理是不一樣的, 所以媽媽的感覺還是很容易區別的。 胎動是間斷的、感到胎動的部位與胎兒在子宮中運動的部位一致, 而且經常變換。 因此在子宮中任何部位, 在不同時間均可感到胎兒運動而造成的感覺。 如果是整個子宮發硬, 孕婦感到發脹、下墜, 甚至有時有尿意或便意, 那就是子宮收縮了。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宮縮以及什麼是胎動, 我們知道宮縮和胎動有時候感覺是差不多的, 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就有了疑惑, 其實要區分宮縮和胎動是非常有可能的, 上文就將宮縮和胎動的區別詳細的介紹給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