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血壓的日常防治,降壓藥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 許多人只是重視每一天吃降壓藥。 認為一旦吃上降壓藥, 就不能離開了, 否則很危險。 這種想法是有偏頗的, 正確的做法是注意血壓的變化, 根據血壓的變化來調整用藥。 而且, 合理調理是十分重要的, 其效果有時不亞于降壓藥物。 如果能夠堅持合理調理, 血壓是可以降下來的, 而且可以減少服用降壓藥, 甚至, 可以停服降壓藥。 。
1、控制飲食能量, 控制體重。 飲食熱能超標, 和肥胖是血壓不好控制的危險因素之一, 肥胖的主要原因很簡單, 一般是熱量攝入太多造成的。 只要體內有多余的熱量, 身體就會自動調節, 并且能轉化為脂肪, 然后貯存起來, 從而導致肥胖。 經過臨床觀察, 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重25公斤的肥胖者, 血壓會明顯升高, 因此, 合理控制熱能, 不要過多攝人, 保持理想體重, 血壓就會穩定, 用藥也會減少。
2、限鹽。 食鹽是重要的調味品,
3、控制脂肪攝入過多。 食物脂肪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是超重的主要原因, 也是引起血壓升高的一個原因。 尤其是動物性脂肪, 它含飽和脂肪酸高, 可升高膽固醇, 容易導致血管彈性變差, 使高血壓患者出于危險的境地, 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
4、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5、充足的鈣。 鈣大家不陌生, 有許多人在補鈣, 其實, 鈣不僅僅會預防骨質疏松, 也會預防高血壓。
6、適當活動, 調整情緒, 調整壓力, 壓力與情緒, 以及運動情況, 也可以影響血壓。
因此, 只要合理進行調理, 血壓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的, 要根據自己的血壓情況, 選擇降壓藥, 選擇計量。 不要一成不變。
請不要迷信專家, 專家說的對不對, 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 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 也不要蔑視專家, 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 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