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也可以不挑食
寶寶的飲食問題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們關注的, 如果寶寶有偏食問題, 那麼爸爸媽媽真的會傷透腦筋。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口味如此挑剔的寶寶出現呢?別急, 我們一起來看看應對妙招。
現在, 不好好吃飯的寶寶越來越多。 有的寶寶吃得少, 食欲不好, 讓媽媽憂心忡忡;有的寶寶偏食挑食, 叫媽媽不知所措。 有的媽媽說, 寶寶才18個月, 就已經學會了挑食, 這個不吃, 那個不吃。 寶寶真的從小就會偏食嗎?
其實, 我們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擾, 有不少是因為大人對寶寶的誤解造成的。 發生在寶寶身上的問題,
寶寶吃飯香, 媽媽睡覺香。 我們都想把寶寶培養成不偏食的寶寶, 但是, 口味不挑剔的寶寶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味道和味覺對人體具有幫助消化吸收的意義
食物吃進口中, 我們會感覺到它們的味道, 它們馬上又會轉化為體內的一種化學信號, 各種消化酶聞訊後便開始分泌, 並在胃腸道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素。 換句話說, 假如食物鮮美, 我們吃起來津津有味, 腸胃就能提高它們的吸收率, 所以, 美味的飲食不光好吃, 它們的確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生理意義。
反過來, 當我們消化不良、腸胃功能出現問題時, 就會胃口不好, 食而無味, 不願多吃, 這其實也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在起作用。
斷奶期讓寶寶嘗試各種味道, 可使寶寶的味覺得到良好的發育
顏色有三原色, 味道也可以分為五原味——甜味、鮮味、鹹味、酸味和苦味。 寶寶出生時, 已經具備了辨別五原味的味覺, 2個月後, 就可以明顯地對它們加以區別。
要使寶寶的味覺得到良好的發育, 應該十分重視寶寶斷奶期的味覺體驗。 如果在這個味覺感受性較強的時期, 寶寶有了各種食物的品嘗體驗, 他就能擁有廣泛的味覺, 以後就樂意接受各種食物。 如果這個時候, 我們給他的食物比較單一, 寶寶的味覺發育就可能不夠發達, 以後他接受食物的範圍也會比較狹窄, 而且不那麼願意接受他從未體驗過的食品和味道。 有的人的偏食就是這樣造成的。
寶寶喜歡甜味和鮮味, 不喜歡酸味和苦味
3歲前寶寶的味覺還未發育成熟, 這一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喜歡單純的味道, 也就是甜味和鮮味。 這就是寶寶喜歡吃甜食和肉魚蝦的原因。 清淡的口味比較合他們的意, 他們最討厭酸味和苦味, 一吃進口中就立刻吐出來, 而且也會擠眉弄眼露出難看的表情, 寶寶越小討厭的程度越明顯。 對那些複雜的味道, 如我們大人喜歡的、作為食品風味的酸味、苦味和辣味等香辛調味, 需要大腦發育到一定成熟度寶寶才能接受, 這往往要到學齡期以後。 寶寶通過不斷品嘗、練習, 才會逐漸接受、習慣甚至喜歡這些味道, 這時也就意味著寶寶的味覺變得複雜化了。
不喜歡新口味——你的寶寶是小小的“口味保守派”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 嬰兒常常要嘗試12~15次才肯接受新的食物, 他們似乎天生對新的食物持懷疑的態度。 嬰兒不喜歡嘗新, 他們甚至覺得嘗新就是受罪。
所以, 給斷奶期的寶寶添加輔助食品時, 一定要耐心, 一點一點地加, 一次一次地試。 而不少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讓寶寶慢慢習慣新的食物, 幾次不吃, 就給他戴上“不喜歡吃某某食物”的帽子。 其實, 一開始拒絕, 並不代表永遠不吃。
很多時候, 所謂“3歲前寶寶偏食”可能只是因為寶寶一時還不習慣新的食品, 而偏愛熟悉的、常吃的食物。 所以, 可以這麼說, 寶寶在嬰兒期不存在偏食, 只有一時的不習慣或者不喜歡。 這話也許有點絕對,
對那些口味挑剔、性格敏感的寶寶, 父母該做些什麼呢?
●把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弄碎, 放在他喜歡吃的食物裡, 也可以做成好看好玩的形狀。 像不喜歡吃青菜, 可以把青菜剁碎, 做成菜粥、餛飩等。
●要讓寶寶由少到多嘗試幾次, 同時大人也做出津津有味的樣子吃給寶寶看, 慢慢寶寶就會接受, 習慣了, 寶寶就會吃。
●最忌諱強迫進食。 如寶寶不喜歡胡蘿蔔, 大人責駡和生氣的樣子會讓寶寶更討厭它。 因為不愉快的記憶加上那種味道, 反而讓寶寶留下深刻的印象。 應等待適當的時機再作嘗試。
●千萬不要當著寶寶的面, 說寶寶不喜歡吃什麼, 那樣只會更堅定寶寶不吃的“決心”。
●很多在嬰兒期不愛吃的東西, 到了幼兒期也許會被接受。 對“偏食”做一些糾正的努力是可以的, 但不能強制。 寶寶不愛吃的東西, 可以用其他食物來代替。 牛肉不愛吃, 可以吃魚;米飯不愛吃, 可以吃麵條蘿蔔不愛吃, 就多吃點土豆。
寶寶吃東西, 也應該擁有一定的選擇權, 這有利於培養他的自主和獨立意識
大家都在抱怨, 不少年輕人缺少責任感, 甚至沒有學會對自己負責。 其實, 要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 大人千萬不能忘了下放一定的選擇權給寶寶。 自主選擇也意味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歲左右的嬰幼兒就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選擇權。 多數父母都非常關注寶寶的營養, 在這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和功夫。 為了讓寶寶多吃一點, 父母會花很多時間來喂寶寶,其實,本來寶寶很知道饑飽感,但是,父母根本不信任寶寶,吃多吃少,只能由大人說了算。結果吃飯成了爸爸媽媽的事情,求著哄著寶寶才肯張口,寶寶吃飯成了父母最頭痛的事情。這不僅不利健康,更影響寶寶自主意識的建立。
假如寶寶貪玩,不肯好好吃飯,就讓他餓一次,嘗到挨餓的滋味,他就不會輕易不吃飽飯。
吃飯時,大人可以問一下寶寶,喜歡吃麵條還是饅頭(但你不能問“喜歡吃什麼?”那樣範圍太大,大人一下子難以做到)。寶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裡,有權利、也有責任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
寶寶喜歡吃這個,父母自然可以表示高興;倘若寶寶不喜歡吃那個,父母也不必發愁,尤其不能把自己對某種食物的喜好強加給寶寶,更不能在寶寶面前挑食、偏食。
“吃什麼”轉變為“怎樣吃”,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能力
為了讓寶寶多吃一點,吃得好一點,父母會遷就寶寶,會花很多時間來喂寶寶。於是,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進了小學還要餵飯的現象發生了。寶寶吃飯自然也就成了父母頭痛的事情。這對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非常不利。
良好的吃飯習慣要從小培養,父母一開始就應該把注意力從“寶寶吃什麼”轉移到“寶寶怎樣吃”上面來。換句話來說,從嬰兒期開始就要注重培養寶寶良好的就餐習慣。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松田道雄先生曾指出,飯量小也好,偏食也好,都不足擔心,在1~2歲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寶寶能獨立吃飯的能力。對嬰兒的一生來說,培養他們拿著勺子自己吃飯的獨立意識,比多吃半碗飯要重要得多。
特別提示:“吃”也有個性差異
有些寶寶好像是專門為了吃東西而生活,他們都是那種圓圓胖胖的體形,他們很少讓媽媽為“吃”而犯愁。另外有一種寶寶,他們似乎不關心吃東西這件事,他們往往是那種瘦小嬴弱,甚至瘦骨嶙嶙的體型。他們有時候會覺得餓,但是,往往很快就會消失。這種寶寶適合少吃多餐,最好每天吃上五、六頓。他們常常叫父母為他們的吃飯問題憂心忡忡。過分的強制,會把他們那一點小胃口也給破壞掉,甚至把他們弄得嘔吐。他們的體重雖然增加得很慢,但是活潑而健康。如果父母能夠隨著寶寶的胃口,給他少一點的食物,通常就不會發生飯桌上的麻煩。到一定的時候,他們也可能產生狼吞虎嚥的食欲
怎樣培養口味不挑剔的寶寶
我們都想把寶寶培養成不偏食的寶寶,但是,口味不挑剔的寶寶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當嬰兒2~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逐漸讓他們嘗試各種不同的味道,以後開始接觸斷奶食品時,他們會比較適應。
選一個寶寶心情好的日子,讓他嘗嘗蔬菜湯和果汁的味道,但太腥或味道太重的湯汁不要喂寶寶。清淡的口味比較適合這個月齡的嬰兒。
寶寶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媽媽可以用小勺沾一點湯汁,讓他舔一舔、嘗一嘗,這就行了,不要強迫寶寶多吃,但可以多試幾次。
到了斷奶期,要讓寶寶有機會品嘗到各種食物。讓寶寶在大人的飯桌上,自由地選擇他所喜歡的食物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但要留意食物不能過大、過硬。
讓你的寶寶從小遠離垃圾食品,清淡、健康的口味讓他終身受益
人的口味是後天的飲食習慣造成的。經常食用鹹味較重的食物,就會對鹹味比較遲鈍,慢慢就會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我們都知道攝入鹽分過多,對健康不利。營養學家更是提醒我們,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對我們人體已經足夠了,當我們感覺到鹹味時,就已經攝入了超過需要量好幾倍的鹽分了。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吃得淡一點,嬰幼兒更是如此。符合科學健康標準的嬰兒食品應該幾乎沒有鹹味,鹽分濃度應低於0.25%。
從小吃慣清淡食物的寶寶,長大後,就不會喜歡吃太鹹的食品,這將使他終身受益。 父母會花很多時間來喂寶寶,其實,本來寶寶很知道饑飽感,但是,父母根本不信任寶寶,吃多吃少,只能由大人說了算。結果吃飯成了爸爸媽媽的事情,求著哄著寶寶才肯張口,寶寶吃飯成了父母最頭痛的事情。這不僅不利健康,更影響寶寶自主意識的建立。
假如寶寶貪玩,不肯好好吃飯,就讓他餓一次,嘗到挨餓的滋味,他就不會輕易不吃飽飯。
吃飯時,大人可以問一下寶寶,喜歡吃麵條還是饅頭(但你不能問“喜歡吃什麼?”那樣範圍太大,大人一下子難以做到)。寶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裡,有權利、也有責任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
寶寶喜歡吃這個,父母自然可以表示高興;倘若寶寶不喜歡吃那個,父母也不必發愁,尤其不能把自己對某種食物的喜好強加給寶寶,更不能在寶寶面前挑食、偏食。
“吃什麼”轉變為“怎樣吃”,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能力
為了讓寶寶多吃一點,吃得好一點,父母會遷就寶寶,會花很多時間來喂寶寶。於是,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進了小學還要餵飯的現象發生了。寶寶吃飯自然也就成了父母頭痛的事情。這對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非常不利。
良好的吃飯習慣要從小培養,父母一開始就應該把注意力從“寶寶吃什麼”轉移到“寶寶怎樣吃”上面來。換句話來說,從嬰兒期開始就要注重培養寶寶良好的就餐習慣。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松田道雄先生曾指出,飯量小也好,偏食也好,都不足擔心,在1~2歲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寶寶能獨立吃飯的能力。對嬰兒的一生來說,培養他們拿著勺子自己吃飯的獨立意識,比多吃半碗飯要重要得多。
特別提示:“吃”也有個性差異
有些寶寶好像是專門為了吃東西而生活,他們都是那種圓圓胖胖的體形,他們很少讓媽媽為“吃”而犯愁。另外有一種寶寶,他們似乎不關心吃東西這件事,他們往往是那種瘦小嬴弱,甚至瘦骨嶙嶙的體型。他們有時候會覺得餓,但是,往往很快就會消失。這種寶寶適合少吃多餐,最好每天吃上五、六頓。他們常常叫父母為他們的吃飯問題憂心忡忡。過分的強制,會把他們那一點小胃口也給破壞掉,甚至把他們弄得嘔吐。他們的體重雖然增加得很慢,但是活潑而健康。如果父母能夠隨著寶寶的胃口,給他少一點的食物,通常就不會發生飯桌上的麻煩。到一定的時候,他們也可能產生狼吞虎嚥的食欲
怎樣培養口味不挑剔的寶寶
我們都想把寶寶培養成不偏食的寶寶,但是,口味不挑剔的寶寶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當嬰兒2~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逐漸讓他們嘗試各種不同的味道,以後開始接觸斷奶食品時,他們會比較適應。
選一個寶寶心情好的日子,讓他嘗嘗蔬菜湯和果汁的味道,但太腥或味道太重的湯汁不要喂寶寶。清淡的口味比較適合這個月齡的嬰兒。
寶寶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媽媽可以用小勺沾一點湯汁,讓他舔一舔、嘗一嘗,這就行了,不要強迫寶寶多吃,但可以多試幾次。
到了斷奶期,要讓寶寶有機會品嘗到各種食物。讓寶寶在大人的飯桌上,自由地選擇他所喜歡的食物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但要留意食物不能過大、過硬。
讓你的寶寶從小遠離垃圾食品,清淡、健康的口味讓他終身受益
人的口味是後天的飲食習慣造成的。經常食用鹹味較重的食物,就會對鹹味比較遲鈍,慢慢就會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我們都知道攝入鹽分過多,對健康不利。營養學家更是提醒我們,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對我們人體已經足夠了,當我們感覺到鹹味時,就已經攝入了超過需要量好幾倍的鹽分了。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吃得淡一點,嬰幼兒更是如此。符合科學健康標準的嬰兒食品應該幾乎沒有鹹味,鹽分濃度應低於0.25%。
從小吃慣清淡食物的寶寶,長大後,就不會喜歡吃太鹹的食品,這將使他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