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之後做什麼檢查
唐氏篩查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項檢查項目, 可以通過唐氏的篩查來判斷出患者目前的身體情況, 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一般唐氏篩查之後做什麼樣的檢查,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身體變化的, 以及檢查出的結果來判斷, 所以查看結果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數人是看不懂結果的, 那麼結果和準確度究竟是怎樣的?
查看結果
目前唐篩檢查是化驗孕婦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 並結合孕婦的年齡, 運用電腦精密計算出每一位孕婦懷有唐氏症胎兒的危險性。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應0.4~2.5MoM, 化驗值越低, 胎兒患唐氏症的機會越高。 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 胎兒患唐氏症的機會越高。
另外, 醫生還會將甲胎蛋白值、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婦的年齡、體重、懷孕周數輸入電腦, 由電腦算出胎兒出現唐氏症的危險性, 如果化驗結果顯示危險性低於1/270,
準確度
唐篩檢查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 需要明確的是, 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
唐篩檢查指數超出正常的孕婦應進行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如果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結果正常, 才可以百分之百的排除唐氏症的可能。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除了唐篩外, 現在還可以利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唐氏綜合征及18、13染色體異常。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以檢出99%以上的唐氏症患兒。 與唐篩一樣, 只需抽取胳膊上的血即可檢查, 避免了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增加的流產風險。
對於高齡及唐篩高危的孕婦,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進行羊膜穿刺檢查的另一新選擇。 對於普通孕婦而言,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也可以作為更佳的唐篩方法。